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从考古资料看仰韶文化的社会组织及社会发展阶段(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原文物》2001年第05期 巩启明 参加讨论

    三、仰韶文化晚期(公元前3500~前3000年)
    
仰韶文化晚期主要包括西王村类型、秦王寨类型及其他区系年代相当的文化类型或遗存。 仰韶文化晚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早中期的基础上已有明显的进步。这时的各类生产工具 进步很快,打制石器几乎绝迹,磨制石器、骨器、玉器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相当 高的水平。漆器开始出现。由于锯切、钻孔、磨制技术的提高,使绝大多数石器都有角有棱 ,相当规整。石制品增多,骨制品减少,如骨镞逐渐由石镞取代。制陶技术也较前提高,早 期仅见个别陶器有慢轮修整口沿的情况;中期经慢轮修整过的陶器不但数量增加,而且已由 口沿发展到腹部;到了晚期已发展到整个器身。同时,烧制的火候已较前控制得更好,器类 更加复杂。建筑技术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始水泥、夯筑技术已经出现,能建造大型 建筑,墙体、木构、居住面等都较前有了大踏步的发展。这时的农业生产发展更快,各类农 业生产工具数量显著增加,制作质量明显改进。各类工具形状规整,磨制精细,刃部锋利, 钻孔技术提高,既有两面钻也有单面钻,而且较前普及。同时,木器农具如双齿木耒、木耜 、木锄、木杈的使用更加普遍,木犁也可能开始出现。由于工具的改进,可以增加耕地,扩 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这时的农业生产规模已经扩大,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劳动 ,妇女逐渐以纺线、织布、缝衣、生儿育女、做饭等家务劳动为主了。这时的农业作物,不 但有粟、黍,而且有稻和豆,同时已开始种植蔬菜(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谢伟:《案板遗址 灰土中所见到的农作物》,《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这一时期由于男子成为农业生产的 主力,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普遍提高,遂使父权制得到空前发展。
    晚期居民的居住情况近年来已积累了大批资料,已发现各类住宅建筑400多座,典型聚落多 处,这是当时居民的婚姻、家庭、社会组织、社会性质的直接反映。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仍 有小型、中型、大型之分,其用途和功能各不相同。小型房屋分单间和套间两种,单间面积 较小,十几或二十平方米左右;套间面积较大,三十平方米左右,有的两间套用,有的三间 套在一起。无论是单间还是套间都有火塘、成套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不少房间内还有储 藏粮食或其他食物的窖穴,这一现象在西安半坡晚期,郑州大河村三期,唐河寨茨岗、茅草 寺,察右前旗庙子沟,托克托海生不浪等遗址都有发现。半坡的F38内有窖穴H108一个,其 中全为粟粒;庙子沟的房址内大多数都有窖穴设施,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单位(18)。这种情 况一般认为是一夫一妻制组成的个体家庭的住所。中型房屋,有的四五间组成一座,有的六 七间组成一座,面积都较大,如大河村的F1~F4,由四间组成,如加上F1的套间实际上是由 五间组成,面积45平方米;八里岗的F34由5套11间组成,137平方米;雕龙碑的F15由7间组 成,101.2平方米(注: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河南省文 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唐河寨茨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12期;河南省文 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唐河茅草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5年第1期;内蒙古文 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考古纪略》,《文物》1989年第12期,北京大 学考古系等:《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 社,1997年。)。这些房屋一般都是住人的,有的还有储藏室,室内大都有灶台或火 塘,都有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应是一个较大的生活和生产单位,是一个独立性较 强的亲族集团,是一个由若干个体家庭包括几辈人所组成的父系大家族的住所,是比较发达 的家族公社。大型排房或成片房屋,有的是由若干座房屋组成一排,有的是若干套组成一排 ,有的是成片集中分布。如八里岗的中排70米长,由15座房屋组成,南排已发掘45米长,由 5座房屋组成;下王岗三期的长屋由20套房屋组成;大地湾、西山都是成片集中分布;庙子 沟也是成排分布。这些排或片可能是由若干个家族所组成的父系氏族的聚居地(注: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考古》1973年第6期;北京大 学考古实习队等:《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湖北枣阳市雕龙碑遗址15号房址》,《考古》2000年第3期。)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考古》1973年第6期;北京大 学考古实习队等:《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湖北枣阳市雕龙碑遗址15号房址》,《考古》2000年第3期。
    (注: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第23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 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第23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 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由几 排或几片房屋组成的聚落,可能是一个更高的社会组织胞族的住地。如八里岗由三大排房屋 代表三个氏族聚居的大型聚落,大地湾遗址由几个小区、西山由几片房屋代表由若干个氏族 聚居的大型聚落;雕龙碑两排房屋代表两个氏族聚居的一个中型聚落(注:王杰:《枣阳雕龙碑遗址揭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中国文物报》1994年11月20日 。);下王岗只一排长 屋,可能是只住一个氏族的小型聚落。大型聚落是当地的中心聚落,中型聚落是当地的次中 心聚落,小型聚落是一般的自然村。大型中心聚落可能是部落酋长及其族众的聚居地,也可 能是统领一方的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驻地;中型中心聚落可能是部落酋长或胞族首领及其族 众的住地;小型聚落则是一个氏族所住的自然村。这是一级领属一级的有机的社会组织结构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