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华夏考古》1995第3期。 [2] 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 翟德方:《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4]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356 - 3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 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华夏考古》1995第3期。 [6] 桂娟:《二里头遗址发现夏代车辙》,《光明日报》,2004年7月21日。 [7] 王学荣:《商代早期车辙与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239 - 247页,《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 [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1989年第6辑。 [9] 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万震:《南州异物志》。 [12]王先谦:《荀子集解》,401一402页,中华书局,1988年。 [13]胡厚宣等:《殷商史》,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九。 [15]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李根蟠等:《原始畜牧业起源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索》,《农史研究》1984年第5期。 [17]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 [18]巩启明等:《从临潼姜寨早期村落布局探讨其居民的社会结构》,《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19]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0]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1]张长寿、张光直:《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97年第4期。 [22] 《尚书·酒诰》。 [23]李景聃:《豫东商丘永城调查及造律台、黑堌堆、曹桥三处小发掘》,《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期。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等:《1977年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概况》,《考古》1978年第1期。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等:《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考古》1981年第5期。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27]张长寿、张光直:《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97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