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段超,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实现民族地区之间和谐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北来凤县与湖南龙山县是隶属于不同省级政府管辖的毗邻民族地区,两县地理环境、产业结构、民族构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县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存在着竞争。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两县没有像有些地区那样发生较大冲突,而是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新时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和不同区域和谐发展的先进典型,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总结两县促进和谐发展的经验,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两县和谐发展成就来凤县与龙山县同处武陵山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县隔酉水相望,共同边界长达120多公里。两县县城之间仅距7.5公里,其距离之近为全国少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县人民的感情和友谊与日俱增。在古代、近代历史上,为反抗封建政府的压迫和抗击外国侵略者,两县人民共同战斗。大革命时期,两县人民跟随贺龙闹革命。抗日战争中,两县土家、苗、汉儿女不甘人后,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两县人民携手合作,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两县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新时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为民族地区之间和谐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两县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改革开放以来,两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2004年,来凤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恩施州处于前列。2004年,龙山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湘西州处于前列。两县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两县各种社会事业也得到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来凤县1990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龙山县1990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在教育方面,来凤、龙山两县“普九”达标,并成为省级先进集体,龙山县高中学生高考成绩一直保持着湘西州领先水平。两县医疗卫生水平也不断提高,两县县医院技术水平在武陵山区处于先进行列。在城市建设上,2003年龙山县城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文明县城”、“湖南西部县市明星县城”。来凤县城面貌一新,成为武陵山区的一颗明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龙山县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县”、“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来凤县也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两县各级政府关系密切,工作上相互支持。两县重大工作相互通报,重要活动邀请对方参加,重大活动相互支持。两县中小学互相招收对方学生,两县医院接受对方病人,两县集贸市场给对方经商人员以同等待遇。两县人民共同修建道路,架设桥梁,连结两县的桥梁、道路被两县人民称为“团结桥”、“连心路”。 两县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长久以来,两县酉水两岸各族群众相互交往,各民族早已水乳交融,亲如一家。据统计,两岸30%的家庭与对岸有姻亲关系。来凤县沙坨乡女青年潘菊珍与龙山县华塘乡特等伤残退伍军人田清富的结合,在两县传为佳话。田清富在部队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受伤,双腿高位截肢,复员回家。此时,有人劝与田清富已有婚约的潘菊珍退婚。潘菊珍顶住来自父母、亲戚、朋友的压力。毅然一人来到华塘乡,与田清富共结连理。她15年如一日照顾田清富,现有一儿一女,生活美满。由于潘菊珍的执著,娘家人最后也认同了这门亲事,两家关系亲如一家。龙山县桂塘镇桂塘村支部书记向美武一家,也是民族团结之家。他的3个媳妇分别是重庆市酉阳县人,湖北省来凤县人,桂塘镇本地人。3妯娌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当地传为佳话。两县人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的类似事例还有很多。 两县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生动局面,被人们称之为“龙凤呈祥”。党和政府对于两县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国务院于1994、1998、1999年先后3次同时授予来凤县、龙山县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二、两县促进和谐发展的主要做法1.在工农业生产上,相互学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来凤、龙山两县在工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双方相互学习,共同发展。1982年,龙山县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支持下,开展超级稻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来凤县知情后,也想引进种植技术。龙山县优价向来凤县提供种子,并派出技术员进行指导。在学习了龙山县种植技术后,来凤县在杂交水稻模式栽培上后来居上,又把这方面成功经验传送回龙山。 来凤县大面积种植杂交苞谷水平较高。1998年,龙山县领导带领100 多名技术员到来凤学习。来凤送给龙山数万斤杂交苞谷良种,使当年龙山县杂交苞谷种植面积达到10608亩,产量也大大提高。 20世纪80年代后期,龙山县较早地在本县高山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来凤县领导获悉后,带领有关部门干部来龙山学习经验。龙山县将主要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来凤,促进了来风白岩山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 来凤县土堡乡是湖北省口粮田建设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格高、效益好。1996年,龙山县华塘乡派员来土堡乡考察学习,他们将来凤县土堡乡经验用于自身建设上,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龙山县华塘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成熟,产业规模较大。1999年,来凤县向龙山请教技术,龙山派出10多名技术员向来凤县传授种植技术,使来凤县大棚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来凤县植桑养蚕较早,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形成了茧丝绸生产一条龙。龙山人闻讯,过来学习技术。来凤人热心提供资料与技术,促进了桑蚕种植在龙山县的发展。 2.在重点工程建设上,相互支持。酉水河是两县的共同水域。在酉水河上,两县均规划建设了许多电站、桥梁和水库。20世纪70年代,来凤在酉水河上修建水寨电站,龙山则修建紫金山电站。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山在酉水河上修湾潭电站,来凤建塘口电站、纳激滩电站。每建设一座电站,双方都有田地淹没,都需要移民,都涉及对库区农民进行经济补偿。本着“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对方吃亏”的思想,两县互相支持,紧密配合,顺利完成各项工程。如来凤县建纳激滩电站时,龙山县积极配合,派专人到省城长沙,落实淹没区林地、土地报批手续,并完成已被淹没的“里耶-龙山”公路的复建规划。2004年,龙山在酉水河上修建“龙凤大桥”。来凤县在征地、饮水源保护等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给予龙山县大力支持。2005年,来凤进行酉水岸边的“仙佛寺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需要征用龙山县土地,龙山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3.在社会管理方面,相互协作。龙山、来凤两县在社会事业的许多方面也展开协作,通过协作,使社会管理得到加强,促进了双方社会发展。 加强边区民族团结。1998年由来凤、龙山县发起,来凤、龙山、酉阳三县民宗局及边界5乡镇参加,成立了“边区民族团结促进会”, 签订了开展联谊活动的协议,提出了“联合表彰,联谊活动,经济协作,治安联防”的工作思路。2002年,第一届“边区民族团结促会”在龙山县桂塘镇举行;2003年,第二届“边区民族团结促会”在来凤县百福司镇举行,会议表彰了在民族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并就保护、开发酉水文化进行了充分探讨。2005年9月底,在龙山县里耶镇举行第四次“湘鄂渝黔边区民族团结促进会”。两县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进行创新,如龙山县桂塘镇在桂塘村创办“民族团结示范点”,通过民族团结示范点,促进民族团结工作。 实施治安联防,共创平安边区。来凤、龙山两县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治安形式复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较重。为了创建平安边区,来、龙两县共同建立健全了治安联防工作机制,在区域内有效地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加强边界地区的刑侦协作,1998年来凤、龙山两县成立了边区刑侦协作组织,制定了《刑侦协作组织章程》,通过召开协作会、联谊会、研讨会、大案会诊会等形式,加大刑侦协作力度。为促进社会稳定,两县随后又成立了“边区青年联合巡逻队”、“边区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机构。近10年来,两县相互协助破案800多起,调解纠纷10多起。如1992年4月26日,来凤县城发生一起枪杀3人的特大恶性案件,需要龙山援助。龙山县接到请求后,15 分钟内急调警力赶到来凤,协助来凤警方击毙犯罪分子。近年来,各协作部门共接到协作函3762封(次),回复3678封(次),相互办案1254次,协作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38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14人, 为边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