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中国网 霍晓玲 参加讨论

20世纪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大陆隐没数十年后重新兴起。近年来,它更以异军突起之势,成为文化思想界一个引人瞩目的思潮和文化流派。国学热、读经热使人们在重温、感叹传统文化魅力之时,也在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这个泱泱大国走向现代化的漫长征程中,历史悠久而又背负沉重、博大精深而又精糟并存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走向现代的羁绊与累赘,还是纠现代化之偏的救世良方?在应对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中,传统文化已是明日黄花,还是会梅开二度,指引我们从现代化的迷失中回归精神家园?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对上述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以儒学革新政治,甚至提出“儒化”中国的主张,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这种极端取向在社会上引起了某些思想混乱,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也有害无益。因此,正确认识与对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引导其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特征与价值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特征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文化保守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服膺传统文化价值,主张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某些外来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的主张或思想倾向;后者则单指当代新儒家而言。本文所论是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国学研究与出版热、传统文化复兴热、读经热、祭祀热(祭孔、祭轩辕等),以及大陆新儒家的崛起,《学人》、《东方》、《原道》、中国儒教网、儒家中国网等具有文化保守主义色彩的刊物与网站的创办,文史领域“告别革命”的言说、对农业文明的颂赞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等等,无不显示出一批文化界人士的自觉表达和文化保守主义对一般公众的、响。这也正是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即传播迅速、影响力巨大。
    据统计,以倡导“儒家情怀、儒学理念、儒教事业”为宗旨的《原道》网站(http://www.yuandao.com/)最高在线人数达到54,046人(2008-4-19 6:00),平时的访问量也在千人左右。与此同时,文化保守主义在国家政治层面的影响也正在显露。2006年3月“两会”期间,一部分政协委员建议重树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主张将四书五经列入中小学教育和公务员考试的范围。特别是“建议以孔诞为教师节”的提案,得到40多位政协委员的联名签署和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成为一个“挤破头的提案”。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书籍、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电视、电脑网络、光盘等电子传媒方式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由书斋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文化保守主义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互动更为有力。据笔者有限的统计,具有文化保守主义色彩的网站与论坛至少有三十多个,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原道、中国儒教、孔子2000、当代儒学、儒家中国、儒教复兴论坛、乌有之乡、中国儒学、中国国学等。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倡导者不仅在理论上反复阐明和宣传文化保守主义,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灌注到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去,为民众践行提供途径。文化保守主义者除在文化观的探讨中标明自己的主张外,还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予以落实。在政治哲学领域,他们提出了一套政治儒学的主张;在社会生活中,规模宏大的祭拜大典、绵延不绝的国学热无不有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尤其在教育领域,文化保守主义者开展了从儿童读经、书院讲学到推动建立大学国学班、国学院、国学专业等多种教育活动。“这一向下的开展,立基于现实生活的开展,使得今天的文化保守主义直接切入到中国人当下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人生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与社会生活、与广大民众有了直接的联系,从而促成和推动了时下的读经热、儒学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产生了比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保守主义要大得多的影响”[1]。可以说,包括大陆新儒家在内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再不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一介书生,而是既坐而论道,又起而救世的行动者。
    这种积极践行的特点在读经热中更被推向极致。蒋庆在《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中指出,怀胎母亲有选择地诵读或反复聆听《诵本》,可以使胎儿“对圣贤及经典产生亲和力与仰慕心,出生后诵读圣贤经典无难矣”。他还强调:“从经典发出的声音本身就具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其感人化人至巨至深,所以在生命形成的初期尤其需要经典的熏习与护持”。[2](p7)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流派的复杂性。凡是以某种形式认同、欣赏和肯定传统文化者,都可能被指认为文化保守主义。肯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张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构建新文化者固然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埋头国学研究和整理的学者也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称号;维护民族文化,对抗西方话语霸权者是文化保守主义;肯定“中国价值”、“亚洲价值”,主张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者也是文化保守主义;批判激进主义和启蒙理性3,要求“话语转换”、“告别革命”者是文化保守主义;要求以儒教为国教或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文化保守主义。因此,这一思潮所包容的群体极广,其中的思想流派、思想主张也极复杂。这就提醒我们对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必须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笼统地否定或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