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论元代的官吏贪赃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李治安 参加讨论

官吏贪赃,是古代政坛的宿弊之一。元代官吏贪赃因蒙古贵族入主中原的特殊历史条件,显得十分突出,甚至呈现前所未有的恶性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曾经从多方面探寻元帝国百年而亡的奥秘。笔者认为,在造成元帝国百年而亡的诸多因素中,官吏贪赃的恶性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
    元代官吏贪赃有哪些异乎寻常的表现?元朝统治者的惩治贪污政策有何特色?为什么官吏贪赃这一古代政坛宿弊,会在元代得到恶性发展?本文拟在前人研究[1][2][3][4][5][6]的基础上就这几个问题试作如下探讨。
    
    元代官吏贪赃的恶性发展,主要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官吏“廉耻道丧,贪浊成风”[7](卷—九,《临川县尉司职田记》),肆虐始终,一批宰相也卷入贪赃浪潮。
    有元一代,官场道德风气的败坏,备受注目。早在世祖朝前期,监察御史王恽已有过“仕途之间,廉耻道丧,赃滥公行”的说法。吴澄也指出:“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以为耻,人亦不以为怪。其间颇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8](卷八九,《乌台笔补·论州县官经断罚事状》)[7](卷一四《赠史敏中侍亲还家序》)以上议论并非危言耸听,成宗初“京师犯赃罪”的官吏,就有300人,占当时“在京食禄者万人”的3%,大德七年(1335年)七道奉使宣抚所罢黜的赃污官吏又多达18473人[9](p.383,P.388,p.456)。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元代官吏贪赃的确是流为风气和泛滥成灾了。
    中央官吏的贪赃丑闻,络绎不绝。史称:“桑哥当国四年,诸臣多以贿进。”[9](p.347)前述成宗即位伊始“京师犯赃罪者三百人”,其中大部分当是中央省院台部寺监的官吏。可见,世祖朝中央官吏掌权者、晋升者行贿受贿大有人在。大德元年(1297年)三月,“札鲁忽赤脱而速受赂,为其奴所告,毒杀其奴,坐弃市”[9](p.410)。此为执法官员受贿而杀人灭口。武宗初,刑部尚书乌刺沙因贪赃受御史鞫问,英宗朝刑部尚书不答失里、乌马儿相继因贪赃被杖免[9](p.501,P.625,p.627),也属于执法官员贪赃。它如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户部尚书郭良“坐赃免”,至顺二年(1331年)三月工部尚书苏炳因“贪邪”被御史台劾罢[9](p.672,p781),又是中央高级官员贪赃的较突出事例。中央官员贪赃一方面是侵欺官钱,更多的是来自地方及其他下级官吏的贿赂。他们与平民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不算多,并不意味着受贿贪赃机会和数额会少一些。相反,由于大权在握,他们比起地方官吏更容易因贪污受贿而积累巨额财富。
    地方官吏贪赃因“天高皇帝远”的特殊条件,更是肆无忌惮,各显神通。如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江浙行省平章教化因受财三万余锭,平章的里不花盗钞三十万锭,被纠弹;英宗初,江浙行省平章伯颜察儿、江西行省白撒都“并坐贪墨免官”[9](p427,p.609)。此为行省官员贪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正月,真定路总管张宏“乘变盗用官物”被罢职;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顺德府总管张文焕、太原府达鲁花赤太不花因“奸赃”被按察司举劾;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福建宣慰副使哈只“贪污狼藉”被罢黜[9](p.774,p.105,p.197)。此为宣慰司和路府官员贪赃。据说,到松江府做官的“始则赫然有声,终则阘茸贪滥,始终廉洁者鲜”。还流传着“潮逢谷水难兴浪,月到云间便不明”的诗谶,暗示松江府已成贪滥肮脏之地[10](卷三○,《诗谶》)(注:谷水和云间,均是松江府的别名。)。
    地方官员因贪赃而骤成巨富者,为数不少。“如路总管李朵儿赤、刘斡勤之徒,历任之初,家无儋石之储,身有斡脱之债,今皆田连阡陌,解库铺席,随处有之”[11](卷六七,郑介夫《太平策》)。尹廷高《车中作古乐府》诗曰:“铃丁当,铃丁当,大车小车摆作行。问渠捆载有何物?云是官满非经商。蟠螭金函五色毯,钿螺椅子象牙床……人生富贵归故乡”[12](卷下)。这些财富“非取于民,何从而得?”至于获取手段,不是别的,正是官职和权力。《元曲》中常见的贪官“定场诗”云:“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13](第一卷,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二折,p.276)就颇能说明官员职权在其贪赃暴虐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元朝灭亡南宋后,大量派遣蒙古人、色目人和北方汉人到江南去做官。这些人成分低俗冗杂,“半为贩缯屠狗之徒,贪污狼藉之辈”,多数以征服者、占领者自诩,带着争相掠夺被征服地区财富的欲望,“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对所辖编民毫无恻隐怜爱,并缘侵渔,豪横吞噬,无所不至[14](卷一○,《奏议存稿·通南北之选》)[15](卷二三,《民间疾苦状》[8](卷九二《特选行省官事状》)[7](卷三六,《故逸士游君建权墓表》)。元代官吏贪赃在江南地区最为猖獗,或许与这个背景大有关系。
    另外,元代各级衙门中诸多吏员,其贪赃往往较长官正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视贿赂为权衡,或更一字而生死祸福其良民,或援一例而聋瞽钤制其官长”[16](卷六,《送陈子嘉序》)。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许凡《元代吏制研究》已作详尽考察,这里恕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王朝的官员贪赃,大抵是在开国百十年后才较多出现的。元代则不然。不仅官员贪赃大量出现较早,肆虐始终,而且往往是以明火执仗的勒索出现,不予掩饰,不知廉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