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北魏前期的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张旭华 参加讨论

四领民酋长世袭制
    领民酋长世袭制是北魏统治者在边境及塞外地区,利用归附部落的首领或酋帅为领民酋长,以世代统领其部落人民的一种官职世袭制度。在北魏前期,这一制度是以当时存在的种族奴隶制为基础的,是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我们知道,在北魏逐步统一北部中国的过程中,由于频繁地进行征服性战争,曾把许多被征服的种族和部落整个整个地变成北魏的种族奴隶。据《魏书·太祖纪》、《太宗纪》和《世祖纪》的有限记载,在北魏前期的半个世纪内,被拓跋魏以武力征服或慑于武力征服而内属、内迁和内附的部落就有几十个之多。其种族包括高车(敕勒)、蠕蠕、丁零、羌、氐、契胡、山胡、卢水胡、焉耆胡和吐京胡等;分布地区则遍于漠南北、河东西,以及关陇和代北等地。拓跋圭时虽然解散了拓跋诸部,使之"安土定居,皆同编户",但是对被征服的部族却仍然保留其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如《北史·高车传》谓:"道武时分散诸部,唯高车以类粗犷,不任使役,故得别为部落。"其实当时不独高车,它如契胡、丁零、蠕蠕等族皆保留其部落聚居的形式。北魏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在于被征服民族多是以游牧射猎为生的游牧民族,不善农耕,因此当北魏统治者在奴役这些被征服部落时,采取部落聚居的方式,要比解散其部落更有利于发展畜牧经济。为此,北魏统治者在征服这些部族之后,或在其地建立国有牧场,或逼迫他们举部内迁、内徙至北魏的国有牧场,以充当"牧子"和"牧户"。这些被驱使充当"牧子"和"牧户"的被征服部族虽然保持其部落聚居形式,甚至还有在牧地上放牧的自由,在表现形式上与单个的战俘奴隶不同,但是,他们的身份却是属于国家控制的牧奴,他们放牧的牲畜连同他们的自身都要受到北魏政府的支配。所以,北魏前期的许多被征服部族尽管保持其原有的部落组织和聚居形式,但他们属于种族奴隶的性质,这就是以部落形式出现的种族奴隶制。(28)
    北魏统治者在保留被征服部落原有的组织形式的同时,还任用他们原来的部落酋帅和首领为领民酋长,通过他们来役使其部族人民,而且领民酋长皆可世袭,以世领其民。如《魏书·尔朱荣传》:
    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常领部落,世为首帅。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羽健,世祖(拓跋焘)时卒。曾祖郁德、祖代勤,继为领民首长。代勤……高宗(拓跋浚)末,假宁南将军,除肆洲刺史。……父新兴,太和中,继为酋长。……除右将军、光禄大夫。"
    《北史·叱列伏龟传》:
    代郡西部人也。其先为部落大人,魏初入附,遂世为第一领人(避唐太宗讳改)酋长,至龟五世。……嗣父业复为领人酋长。
    《周书·高琳传》:
    其先高句丽人也。……五世祖宗,率众归魏,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
    据此,尔朱氏四世为领民酋长,叱列伏龟与高琳则五世继为领民酋长。叱列伏龟与高琳都是北魏末年人,以三十年为一世计,上溯五世恰在拓跋圭时,与尔朱羽健任领民酋长时代相同。可见自魏初以迄魏末,领民酋长皆可世袭以领其部落。
    然而,过去有一种错觉,即认为领民酋长仅仅是一种部落酋帅的汉名称号,因此领民酋长世袭制的作用也仅在于其子孙可以世领部落,以世代保持其领民酋长的称号而已,其实不然。依据史传,领民酋长不仅是世领部落的豪酋,而且是大牧主和官僚贵族,是北魏统治阶级上层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首先,领民酋长有国家割地以为世业,是大群牲畜的所有主。如《尔朱荣传》载拓跋圭时,"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父新兴,太和中,继为酋长。家世豪檀,财货丰赢,……牛羊驼马,色别为群,谷量而已。朝廷每有征讨,辄献私马,兼备资粮,助稗军用,高祖嘉之。"《洛阳伽蓝记》则称朱尔氏"部落八千余家,马有数万匹",可见朱尔氏不仅是契胡族部落的领民酋长,而且受朝廷册封有秀容川世为领地。他们拥有大量的牲畜、资粮和财富,并对北魏政府负有贡纳的义务。一旦朝廷有事,便要贡献马匹、资粮等以稗军用,这些大量的财富和贡献自然是从部落人民中剥削所得来的。
    其次,领民酋长皆有封爵,且可世袭。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273《后魏诸侯王列侯》条曾说:"元魏时封爵所及者尤众。盖自道武兴于代北以来,凡部落之大人与邻境之降附者,皆封以五等之爵,令其世袭。"所谓"部落大人"当然是指拓跋族之诸部大人,而"邻境之降附者"自然应是指边境归附、内属部族之领民酋长。又据《尔朱荣传》,尔朱代勤在孝文帝即位之初被"赐爵梁郡公",及至"肃宗世,以年老启求传爵于荣,朝廷许之。"这虽是稍后的例子,但依此可知不但北魏前期归附部落之领民酋长可世袭爵位,孝文帝以后依然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