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吴蜀关系(3)
幸亏孙权并非一味向刘备求和,还采取另一手外交策略,即频频向曹丕发出求援的信号。当蜀军进抵巫山、秭归一线时,孙权遣都尉赵咨使魏,曹丕"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赵咨、沈珩均以"奉使有称",深受孙权的赞许[18]。曹丕由此对吴蜀之战保持旁观态度,而没有乘机出兵进取江南。这就使孙权能够专力迎战蜀军,在战略上避免两面受敌的被动局面,而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态势。 黄武元年六月,吴大都督陆逊指挥吴军在猇亭大败蜀军,刘备被迫退据永安。吴蜀战争以吴胜蜀败而告终。这不仅是吴蜀军事力量的一次总较量,而且对两国关系造成重大影响。吴蜀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出现转机。 3 猇亭战后的形势是:孙权方面可以无忧于蜀,而必以魏为患;刘备方面再无力与吴相争,只能默认既成事实,吴蜀关系出现好转的机会,致使三分格局趋于相对稳定。 孙权本来"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19],口头上虽答应遣任子入侍,却一再致书哄骗曹丕,甚至背弃自己的承诺。在西顾之忧大体解除后,孙权马上把吴魏关系加以调整,拒绝与魏盟誓和纳任子的做法,惹得曹丕大举发兵来攻。这正好迫使孙权也重新考虑对蜀关系。当时刘备据守永安,吴将徐盛、潘璋等人竞相上表请战,以为必能擒获刘备。孙权征询陆逊的意见,陆逊则"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20]张勃《吴录》另载刘备与陆逊通书说: 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21] 这可能是猇亭战后吴蜀最初的交往,而《三国志·先主传》说"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与此所记出入很大,好像是孙权因畏惧刘备而求和,实则孙权战胜之余有何惧哉?所惧者应是南来的魏军。我们从上述通函可以看出:刘备所言尚带有试探性的口气,而陆逊的答复则表露出战胜者的姿态,同时也给刘备带去"通亲"的信息。因此,黄武元年十二月,孙权特遣太中大夫郑泉赶赴永安白帝城,开始同刘备讲和,而刘备先后派太中大夫宗玮、费祎与相报答。吴蜀关系遂得以恢复。 黄武二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刚刚恢复的吴蜀关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孙权会不会以此变卦,做出不利于两国和睦共处的决策?更成为蜀统治集团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三国志·邓芝传》说: 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 孙权虽然先时曾派立信都尉冯熙使蜀,来为刘备吊丧,但至此仍未断绝同魏的往来。冯熙自蜀归国后,又受孙权之命使魏。孙权可称得上脚踏两只船,究竟倒向哪一方,还需要慎重抉择,因而在邓芝到达东吴后,并没有及时会见邓芝。邓芝只好自呈表章,声称"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22],才得到孙权的接见。《邓芝传》又记会谈情形说: 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通过这次会谈,孙权断绝同魏的交往,转而与蜀"连和",并派辅义中郎将张温报聘于蜀。稍后,诸葛亮又命邓芝使吴,"重结盟好"。邓芝以出色的外交才能,赢得孙权高度的赞誉,被称道"和合二国,唯有邓芝"[23]。吴蜀关系从此实现正常化,还经受住了由南中叛乱带来的又一次考验。 在南中叛乱期间,益州豪帅雍闿举众攻杀蜀属太守正昂,与吴交趾太守士燮联络,求欲内附。孙权命交州刺史步骘遣使宣恩抚纳,遥署雍闿为永昌太守,还不是想从蜀国领地上捞一点便宜。所以,诸葛亮为着巩固吴蜀两国的正常关系,在出兵平定南中以后,就以费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费祎圆满完成使命,并将受雍闿劫持的原益州太守张裔迎接回国,而此后"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24],为发展吴蜀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大抵自费祎使吴之后,吴蜀两国开始协同伐魏。黄武七年春,诸葛亮出兵汉中,首次北伐,刘禅下诏称"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25]。八月,吴大都督陆逊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诸葛亮闻讯后,又在当年冬出兵进围陈仓,与魏大将军曹真相敌,是为第二次北伐。当然从实际情况而论,这时吴蜀两国的北伐行动没有也不可能协调一致,尚须就此进一步达成协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