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藩镇重商的社会条件 自唐朝建立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唐朝前期,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带动下,商业也有了重大发展。除了长安、洛阳二都商业较发达外,还出现了许多地区性的商业都市。像处于大江南北水陆交通枢纽的扬州,"俗好商贾,不事农桑"(26),盛行经商风气。益州"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27),成为唐朝西南的天府宝地。再如鄂州、润州、苏州、洪州、越州、杭州、广州、明州、泉州等,都是商业极其活跃的地方都市。在这些都市中,设有专门的商业市场,集中经营,政府有严密的管理措施。由于这些大城市商业经营的带动,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卷进了商品经济的大潮,大量种植茶叶、甘蔗、水果、花卉、蔬菜等经济收益较高的农作物。农民并不是以消费为目的的,而是将之运向市场。在农村的交通便利处,也就出现了一些定期或长期的草市、墟市等农贸集市,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唐代商品经济的活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唐代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事物和现象。如随着商品交易量的扩大,从业人数大大增多,货币发行量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便出现了实虚估和飞钱的方法。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如,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人们需要有人为之提供信息,联系客户。这样,在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商品交换的中间人--牙人。牙人的活动十分频繁和活跃:按其行业,有口马、庄宅、丝绢、互市等牙人;按其活动形式,有仅提供商品信息的,有代理整个交换的。再如,唐代外商活动十分活跃。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途经广州,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28),反映出南洋及中亚外商在广州活动的盛况。外商在唐朝的活动和贸易,有力地推进了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我们对唐代商品经济的简单描述中,可知这时的商品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商品交换对整个社会向文明迈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无论是唐代帝皇还是藩镇割据势力,基本上都能够适应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推进商业的发展。 从商人角度而言,有唐一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社会地位开始有所改变。特别是武则天、唐玄宗以后,商人在服饰、丧葬、车乘等方面已能与庶民百姓平等,不再是特殊的"贱类"、"下人"。唐中期以后,商人已具备多渠道入仕做官的资格,部分商贾已任节度使、刺史等职,至于任中下级官吏的,则更多了。特别具有意义的是,以前政府明文规定的"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的禁令被取消,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和进入学校,少数商人子弟竟进入两馆、太学学习。韩愈曾描绘这种情况:"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29)。这些现象对唐代官僚等级制度冲击极大。商人在经济上有了发展之后,势必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要求,会通过入军、巴结藩镇势力并与之结合,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利益。这是唐代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从藩镇割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而言,割据势力之所以重视商业活动,最主要的是主观上出于对经济的需要。众所周知,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区土地荒芜,生产几乎停顿。因此,在安史之乱后不久,藩镇在主观上也想通过商业活动来恢复社会经济,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嗣后,由于藩镇长期以来与唐政府对抗,财政费用的主要部分花到了治兵缮甲、豢养一支庞大的精兵上,单单靠征收地税往往会捉襟见肘,而商税却可以弥补费用上的不足。由于军事割据的存在,河北道丰富的物产只有靠商人贩运各地,而河北道的粮食、牲口等生活必需品,也必须靠商人从四周地区贩入。因此,藩镇对本地区发展商业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其次,以河北道为中心的藩镇割据地区,在唐代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30)。藩镇占据该地"出则胜,处则饶,不窥天下之产,自可封殖"(31)。天宝十四年(755)载,颜杲卿上书说:"今河北殷实,百姓富饶,衣冠礼乐,天下莫敌"(32)。河北地区的经济如此繁荣,决定了它在唐帝国中的特殊经济地位和作用:"天宝以来,东北隅节度位冠诸侯,案数年钟鼓,兼本道连帅,以河贡篚征税,半乎九州。"(33)河北地区如此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再次,藩镇割据地区原本商业基础较好。如河北地区最大的都市魏都,在唐前期是一个大城市。纺织中心定州有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巨商王酒胡一次能纳钱卅万贯,助官府修朱雀门(34)。易州则"通商互贾,日以填凑,遂为一都之会"(35)。此外,"行或击毂,市或驾肩","机女狭其幅利,漆工多其奸色"(36)之类的商业城市还有范阳、元阳、饶阳等。河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述城市里。在广大的农村,商品交换也十分活跃。在许多水陆交通要道处,形成了草市等农村商品交换集市。 总之,唐代全国商业的繁盛,为藩镇割据提供了发展商业的氛围;商人地位的提高,使得商人经营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有可能与藩镇势力存在种种经济、政治的勾结;加上藩镇主观上需求商业利润,客观上河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原有的发展水平较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各藩镇就普遍比较重视商业经营活动。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是起到了促进商业繁荣和发展的作用。藩镇割据地区的商业并没有因割据而受到较大的冲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