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在建唐中的作用
唐高祖李渊及其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承隋未大乱之际,密运宏图,起兵太原入据关中,东征西讨,南略北伐,扫平群雄,收拾天下残破局面,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唐王朝。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由于禀承唐太宗之意修改的唐国史的有意贬低和歪曲,以及新旧《唐书》的照抄衍误及司马光维护正统等因素,李渊和李世民的功绩被史家赞誉并高度评价,而李建成的作用却绝少记载,甚至被贬得一无是处。如《旧唐书》说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首谋"和"劝举义兵"的人物[1];而李建成则是"并不预谋,建立以来,又无功德"。[2]《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更是极力美化李世民,丑化李建成,"高祖起兵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3]"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4]李建成"荒色嗜酒,畋猎无度",[5]"以庸劣居其右,"[6]。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四库全书总目》作者所说:"抑或贞观十七年敬播、房玄龄、许敬宗等所修《高祖实录》欲以劝业之功独归太宗,不能无所润色也"。[7]为了重新展示李建成的本来面目,本文意就李建成在建唐中的作用做一评价,以求教于史学界。 一、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协谋者和组织者 关于太原起兵,李渊为首谋已有多文论及,故不多叙。对李建成,我们可以从留下来的不多的历史资料中来分析他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李渊密谋反隋思想萌于大业九年,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当时迅猛发展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其标志是大贵族杨素之子杨玄感黎阳起兵反隋。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开始为其前途寻找出路。二是李渊亦是贵族后代,又握有关右十三郡兵,还应当时"李氏当为天下"[8]谶语,受到隋炀帝的猜忌,史载"帝以渊相表奇异,又名应图谶,忌之"。[9]这就是李渊反隋的历史背景。但由于时机不成熟,只好表面沉湎,庸碌以掩其心。史称李渊"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10]"密运雄图。"[11]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密谋反隋非常谨慎,范围不会很大,做为助手和参谋,最可靠并有成效的莫过于其子。当时李建成已25岁,值至大业十二年留在河东前,长期跟随李渊,深受李渊的影响,既有青年人刚健有为的个性,又有深沉、宽容的品性,史称他"任性直率,宽仁容众",[12]这一点同李渊是一致的,可以成为李渊的得力助手,李建成对当时的形势和李渊的处境是了解的。这以太原起兵后李建成与李渊的对话可以证明,李建成说:"儿等早蒙弘训,禀教义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坠。"[13]因此,让李建成组织活动李渊是放心的,况且当时李世民年仅16岁,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李渊不会抛开李建成而独同李世民密谋,对于谋划,结纳人士等,李渊又怎能不让李建成参与呢?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谋叛隋,则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与也"。[14]当时,李氏宗族习武之风培养了李建成的政治军事才能,对于关系身家安危的大事,他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因此,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知情者、协谋者,是可信的。 李渊密谋反隋,在太原起兵前,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太原,由他和李世民共同组织;一个是河东,由李建成独立进行活动。 这样安排,李渊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方面,太原是他的根基地,起兵要在这里进行,而世民政治经验不成熟,要加以培养,正如王夫之所说:"人谓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有以折英雄之躁妄,绥民志於来苏",[15]"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静镇之也"。[16]另一方面,河东是军事重镇,是通往关中的要地,大业十一年李渊曾在此讨捕农民军,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史称:"河东以来,兵马仍令帝(李渊)征发"。[17]而且李渊许多亲属在关中,河东处于太原和长安之间,如果在河东进行组织活动,既可以接纳关中豪杰,有利于夺取关中,又可以响应太原互相呼应。 由于李建成"性宽简",[18]"颇仁厚",[19]性格稳重,让他独立进行活动,李渊是放心的,所以大业十二年时,李渊让李建成以照顾家属为名"於河东潜结英俊"。[20]同时,又让当地很有名望的人物任瓖协助他,以掩盖李建成的活动。 大业十三年,是起兵的关键时期,李渊加紧起义准备"仍命皇太子於河东潜结英俊,秦王於晋阳密招豪友,"[21]。一个"仍"字,说明李建成一直是在李渊的指使下进行起兵的组织活动的。李建成倾财赈施,广泛接交,招揽了许多人才,为起兵准备了力量,表现了较出色的组织才能。史称"太子及王(世民),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偿云倦。"[22]由于李建成以礼相待,倾身相交,"故得士庶之欢心,无不至者。"[23]尤其是河东人士争相加入起兵行列,史载"河东水滨居人,竞进舟楫,不谋而至,前后数百人。[24]" 正因为李建成的出色活动,太原起兵前,李渊一面叮嘱李世民"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25];一面"遣密使往蒲州,催追皇太子等。[26]"当李建成赶赴太原参加起兵时,李渊异常高兴,据史载"太子与齐王(元吉)至自河东,帝欢甚。[27]。马上让他担负统领军队的重任。 总之,从大业九年李渊密谋反隋到大业十三年太原起兵,李建成一直是协谋者和组织者之一,是李渊的得力助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此,王夫之的评论有一定的客观性:"太原之起,虽由秦王,而建成分将以响长安,功虽不逮,固协谋而戮力与偕矣。[28]"因此,说太原起兵李建成无大功是错误的,仅凭贞观国史即抹杀其贡献是不确切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谓高祖起兵,太宗有大力焉则可,谓其纯出太宗则诬矣。"[29]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