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至今学术界对魏延出子午谷的设想尚争论不休,爰提出姜维出骆谷、邓艾出阴平两事以为参照。 注释: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56:“褒城县…县北15里,山有秦王猎池及丙穴、道人谷。或云箕山之谷,亦谓之箕谷。”《地名大辞典》“箕谷”条云:“在陕西褒城县西北,”皆误。郭荣章先生在《三国时褒斜道上的军事遗迹》一文中考证,曾亲至赵云、邓艾屯兵与曹真兵马对峙的赤崖口考察,并走访太白县县志办有关人士,据云:“在太白县唐口村(其地今属宝鸡县天王乡)东侧,有一山谷。循谷而北越分水岭交伐鱼河,再顺流而下至渭水之滨,即古之箕谷也。”郭文云:“赵云、邓芝若屯兵于此,则既可缘谷北行,经伐鱼至渭水南岸再东行眉县;又可自谷口而东,循斜谷大道,迳至眉县。所以魏大将军曹真督诸军军眉以待之。”可知箕谷非在蜀境褒城县附近,而是在褒斜路北段,靠近魏境眉县处。 ②《资治通鉴》卷67,胡三省注引《杨暨表》:“武皇帝(曹操)征张鲁,……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据记载,曹操欲退兵,派夏侯呼山上兵还,前军迷路,误入张鲁弟张卫营中。卫军惊散,操兵遂得阳平关。 ③关于骆谷、沈岭、长城、芒水的确切位置,均蒙兰州大学张崇琛教授函示。 ④江由,亦作江油。故址在今四川平武县南坝。非今之四川江油市。 ⑤景谷道,即阴平正道,从古扶州(南坪)、古阴平(文县)、沿文河(白水江)和从古武都郡沿白龙江而下,经景谷、景谷县和白水关,入昭化接金牛道的古道(见西南师大蓝勇《历史上的阴平正道和阴平斜道》)。按:注②、③、④所引资料均蒙陕西略阳周郢先生惠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