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复旦学报:社科版》 沈渭滨 参加讨论

    C
        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看,晚清时期,东南地区自然经济的分解过程和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生发展,较其它地区在时间上要早,速度上更快,规模上大得多。虽说自辛亥革命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动尚未到来,自然经济在全国仍占主要地位,但不能因此低估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积极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加速了社会重商主张向社会思潮转化的趋向,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已有重商主张的呼吁,中经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后的办厂实践,重商始终未能形成社会思潮。清末“新政”虽有奖励工商实业之举,民族工业亦有初步发展之象,但清王朝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仍未根本改变。据统计,自1872-1911年,全国历年设立厂矿仅521家,资本、总额约1.6亿元(注: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94页。)。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实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并在中央设立实业部,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司,确立以“振兴实业”为民国建设急务的治国方针,极大鼓舞了国人发展实业的思想。民间兴起了许多实业团体,如1912年1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工学会”,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实业学会”。2月,上海成立“中华民国商学会”等组织,更有“以振兴实业、扩张商务、扶持工商上之建设为宗旨”的“工商勇进党”的成立(注:“工商勇进党”成立日期不详,其《宣言》、《简章》首发于《民立报》1912年2月26日,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66-870页。)。类似的实业团体,在东南地区沿海城市和内地所在都有,重商主张终于在推翻清王朝后汇成了“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推动着国人的投资办厂热情。1913年,全国设立厂矿数达1378家,较辛亥前增长1.5倍以上(注:据《农商部统计报告》,辛亥前后历年设厂数为:1910年为986家,1911年为787家,1912年为1504家,1913年为1378家,见黄逸平著:《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页。本文以1913年设厂数与上举严中平书统计之1872-1911年全国历年设立厂矿数521家相比得出增长率。)。其中,东南地区尤其是上海的增长最快:1911年上海新设工厂仅9家,1913年新设29家,超过2倍以上(注:罗志如:《统计表中之上海》,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2年版,第63页。转引自《上海通史》第8卷《民国经济》第2页。)。其后,由于实业思潮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资本无暇东顾的有利环境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东南地区也正是在这个“黄金时代”才真正形成了从长江三角洲为中心,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以外贸内联为纽带的经济区,显示出强大的辐射力。
        辛亥革命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东南地区沿海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上海在开埠前,作为一个埠际贸易的县级港口城市,一直以沙船航运、土布贸易、钱庄汇兑为三大产业支柱,其中沙船业尤执牛耳。开埠后,上海迅速崛起,以外贸为中心,近代航运业取代了传统沙船业;近代工商业化解了传统手工业和扩大了商业经营范围;房地产业、城市公共事业等发展迅速,虽说百业兴旺,但产业结构序列尚未成型。辛亥革命后,经历届政府治理,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形成了以商业、金融、工业为序列的三大产业支柱,显示了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会风姿与雄厚的经济实力。
        宁波在开埠前还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城市。1844年开埠后到19、20世纪之交,宁波的城市经济结构中,商业比重远远超过近代工业。据统计,当时宁波已拥有80多种商业行业,从业人员达二三十万人,而工业直至1914年时全市还不到20家企业(注: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16-17页。)。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1930年,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150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注: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98页。)。
        福州在晚清以轮船制造闻名,由此带动了闽江航运业的发展。但是,在民国时期,福州华资商办实业的主导却是电力工业。1911年商人刘崇伟成立“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到1912年3月,已获利颇丰。从此投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17-1926年,“每年纯益额大体保持在15万元左右”(注: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152页。)。电力工业的发展,为福州的木材加工业、机器修造业、碾米业、制冰业、动力印刷业、机器染织业和造纸业等创造了发展的条件(注: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150页。)。
        素以丝绸名扬天下的杭州,辛亥以后有了较大增长。从1912-1920年共增加织机1060台(注: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40页。)。湖州、嘉兴、绍兴、宁波、温州等地的丝绸业,在此期间也有较大发展,如湖州所产“湖绉”自1914-1919年间,年产增至90万匹,产值达三四千万元,不仅销售全国,还远销国外(注:徐和雍等著:《浙江近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5页。)。辛亥革命后,浙江急剧兴起了新的工业部门-针织业。据统计1915年全省从事针织品的大小企业共2745家,年产值达874865元,制造家数占全国各省第4位,工人数占第2位(注: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64-665页。)。
        其次,辛亥革命为加速农村经济的变化和促进城乡经济联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东南地区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作为城市腹地的东南农村,在辛亥革命后借助商业交换扩展的有利环境,普遍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1930年代前后,东南五省大种棉花、茶叶、烟草、蚕桑、瓜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有的形成了一个乡以棉花种植为主而稻次之的局面,如江苏宝山的月浦(注: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97页;128页;145页。)。有的更以一县的农作物以棉花为大宗,如江苏上海县(注: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97页;128页;145页。)。1936年,江苏一省的棉产量占全国6/10(注: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97页;128页;145页。)。浙江素以产茶著名,1933年全省有63县市植茶约57万亩(注: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97页;128页;145页。)。江西瑞金、广丰、黎川、广昌、会昌等县,抗战前遍植烟草,“多由粤闽两省商人购运南洋等处推销”(注: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97页;128页;145页。)。至于安徽之药材、苏浙之蚕桑、上海近郊之花卉果蔬,更是极一时之盛。可以说,东南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商品化;而农村经济日益依赖市场,则为城乡经济的联动体制拓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生命活力。这种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城乡联动结构越强固越发展,自然经济的分解也就越深入越加速。
        东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变化,还反映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农垦公司发展这一侧面上。南京临时政府在“振兴实业”的同时,也鼓励垦殖荒地。1914年,北京政府更颁布了《国有荒地承垦条例》,对开垦的地域范围、类别均作了明确规定,对呈请开垦的个人或法人、提前垦竣年限者,均分别给予地价优惠(注:沈家五:《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5-309页。)。在政府奖掖下,辛亥以后的10余年间,全国农垦公司从晚清时的90余个迅速增至300多个,其中东南五省共有130个(注:其中上海近郊16个,江苏76个,福建19个,浙江12个,安徽7个。见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第463-464页。),占了1/3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