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下)(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史研究》 李伯重 参加讨论

(204)在明清时期,由于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丝织品逐渐成为一种主要面向中上层社会的消费品,因此对丝织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此时的丝织品生产,需要较高的工艺。
    (205)苏州的丝织业、成衣业和珠宝玉器制作业,由于制作工艺水平高,因此产品在全国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张瀚说:“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重吴器而吴益工于器……工于器者,终日雕镂,器不盈握,而岁月积劳,取利倍蓰;工于织者,终岁纂组,华不盈寸,而锱铢之缣,胜于盈丈。是盈握之器,足以当终岁之耕;累寸之华,足以当终岁之织也”(张瀚:《松窗梦语》卷4百工纪)。这段话表明这些工业确实属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工业。
    (206)例如前引张瀚所言。
    (207)例如清代苏州的染匠、踹匠、硝皮匠、纸匠、治坊工匠等,大部分来自江宁、太平、宁国、镇江、无锡、金匮等地。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苏州府城找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专长。
    (208)例如郊区市镇的碾米业、榨油业、酿酒业和砖瓦石灰业等,其产品的最大主顾就是府城居民。
    (209)例如府城成衣业使用的布匹,就是在城厢附郭染色和踹压的。而府城丝织业使用的丝,也有许多是在郊区市镇加工(捻丝、纺经、络纬、打绵线等)的。
    (210)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种“群芳争艳”型的工商业市镇中的工业发展。这些市镇之间并未形成上述那种依照产业层级的高低而进行的地域分工,而是形成了另外一种工业地域分工--一种不以产业层级分工为基础的地方专业化。典型的例子如吴江县。该县的主要产业是丝织业和米业,丝织业分布在盛泽、震泽、黄溪等市镇,而米业则分布在平望、黎里、同里等镇。这些市镇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业中心,彼此之间在产业层级上并末出现重大差别,因此它们常常处于一种相互竞争的地位。这也使得以这些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市镇,都发展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中小工业城市,而非如苏州郊区市镇那样成为大城市的卫星城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