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楚材晋用:中国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莱水力纺纱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李伯重 参加讨论

由于水转大纺车确实已达到很高水平,因此它的工作性能颇佳,工作效率甚高。诚如王祯所赞的那样,“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机随众欓方齐转,纑上长纴却自缠。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比用陆车,愈便且省”(注: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二十·麻苎麻门”。)。
    元代出现这种复杂的纺纱机并非王祯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中国纺纱工具长期发展的产物。仅就现存的古代文献而言,早在东晋时代中国就已有了足踏三锭纺车。这种纺车也出现在大画家顾恺之为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作的配画中,可见其使用已经并不罕见。顾氏原画虽然失传,但是从宋代翻刻的《列女传》中仍可见到妇女使用这种纺车的配画。三锭纺车是纺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为更多锭数的纺车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三锭纺车进一步发展,锭子由3个增加到5个,就是王祯《农书》中的“小纺车”。依照王祯所述,小纺车在元代运用很广,“凡麻苎之乡,在在有之”(注: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二十·麻苎麻门”。)。从机械学的角度来看,三锭纺车和小纺车在机构和工艺方面相差不大,同时主要作用都是对麻缕进行加捻与和线(注:它们都由脚踏和纺纱两种机构组成。其中脚踏机构又由踏杆、凸钉和曲柄三个部分组成,运用杠杆原理工作;而纺纱机构则由绳轮和锭子两个部分组成。参见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72-174页。)。李约瑟认为:“在14世纪早期(中国的)纺车上已有3个甚至5个锭子,全体由一根绳传动,这似乎是成熟的特征,意味着它们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了”(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2分册《机械工程》,第107页。)。多锭纺车的出现、改进和普及是纺纱机械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元代多锭纺车发展到5锭纺车,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小纺车有5个锭子,而5锭已是足踏纺车所能设置的纱锭数目的极限,要再增加锭数,就必须对纺车进行重大改革。换言之,就必须使用大纺车。大纺车与小纺车的差别不仅在于体积大小,也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使用小纺车是在锭子旋转时,手持一段麻缕使其加捻和合并,待纺好后将其绕在锭子上,也就是把加捻和卷绕分两次完成。而使用大纺车则把待加捻的麻缕预先绕在锭子上,纺纱时锭子一边旋转,一边给从锭子上抽出的麻缕加捻,同时这些加捻的麻缕穿过一个铁叉绕到纱框上。因此在纺纱机构上,大纺车与小纺车有重大差异,即锭子不仅由横卧变为竖立,而且被从纺车的上部移到纺车的下部,此外还增置了传动锭子、传动纱框等部件。不过尽管有这些重要改变,大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仍然与小纺车一致,即锭子基本上仍然按照脚踏纺车的原理,采用绳弦集体传动方式来带动锭子旋转(注:参见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史话》编写组《纺织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第76-77页。)。因此就纺纱机构而言,小纺车与大纺车之间具有一种承继的关系。元代小纺车已经广泛使用,这就为大纺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然,小纺车与大纺车在纺纱机构上存在着重大差异。但是,从薛景石《梓人遗制》所体现出来的金元之际华北机械(特别是织机)制作技术来看,要克服这些差异并不是做不到的(注:薛景石《梓人遗制》是一部由民间木工写成的织机与坐车制作工艺专著,可以说是当时木制机械实际制作经验的总结。该书中体现了非常值得重视的机械工艺知识,例如作者把分部零件和总装配图都刻画得非常具体,立体图更是形象逼真,“每一器(按:即每一机件)必离析其体而缕数之”。不仅详细说明了每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部位,而且也简要讲述了各种机件的制作方法,“分则各有其名,合则共成一器”(参见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213页;胡维佳主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技术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18页)。他所谈到的织机与坐车制作技术,对于大纺车的发明肯定是有启发的。)。
    在动力机构方面,大纺车与过去的纺车有较大差异。过去的纺车(包括小纺车)都是依靠人力驱动,而大纺车却可以用人力、畜力或水力驱动。即使就人力驱动而言,大纺车所用的驱动方法也与过去纺车使用的方法不同。过去的单锭纺车,靠一只手转动曲轴来驱动;而较为先进的足踏纺车,则靠足踩踏板来驱动。人力大纺车的驱动从后代的情况来看,工作原理与单锭纺车相似。但是大纺车由于锭子数目多,因此要把转轮直径增大,用双手转动纺轮上的曲轴来驱动。水力大纺车,王祯《农书》已经说得很清楚,采用的是水磨、水碾所使用的水轮驱动方法;而畜力大纺车大约是采用类似畜力碾磨所使用的方法。水力和畜力碾磨在元代以前已有长久的使用历史,技术上已颇为成熟,因此在纺纱机上使用这些技术绝非难事。
    水转大纺车是宋元中国机械制作技术成就之集大成者,这意味着它是民间应用技术的产物,而非一个伟大发明家的天才构想和设计。换言之,和许多古代的伟大发明的存在情况不一样,它是一种已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而一种技术是否得到运用,其意义之重大,并不逊于这种技术的发明。
    关于水转大纺车使用情况的记载,主要仍见于王祯《农书》。该书说:“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由于水转大纺车工效高,因此往往多户人家合用一车:“或众家绩多,乃集于车下,秤绩分纑,不劳可毕”。可见,在14世纪初期的中原的某些沿河地区,水转大纺车的运用已颇为普遍。在中原以外的地区有没有采用水力纺纱机的情况?这个问题史坛过去一直未回答,但我们却不能回避。否则王祯关于水转大纺车已颇为普遍地运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说法,就会因孤证而难以令人确信。因此寻找其他证据对于此说至为关键。
    我曾在元人揭傒斯的《蜀堰记》中发现了一则史料,表明在14世纪中叶,某种形式的水力纺纱机曾运用于四川成都平原上。据该文,顺帝至元元年(1341年)重修都江堰,效果很好,修堰之前,“常岁或水之用仅数月,堰辄坏。今虽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注:此文收于揭傒斯《揭文安公全集》(四部丛刊本),亦见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598“成都府部·艺文二”。)。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都江堰“缘渠所置”的“碓磴纺绩之处”,应当就是借助水力推动的碓磴和纺车。此处的“碓磴”是指水碓,自无问题,但“纺绩之处”是否指水力纺车,可能有人会感到怀疑。但是如陈维稷所言,所谓绩麻,就是现今的合股加捻。自秦汉至清末,中国所使用的主要绩麻方法是“纺纱法”,所用工具为纺车,基本上以人力为动力,但亦有用水力推动者(注:参见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172-174页。)。所以揭傒斯文中谈到的“纺绩”,即纺麻纱。这里的纺麻纱机沿都江堰而置,自当为水力纺纱机无疑;第二,“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万计”,说明这里的水转碓磴与水转纺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十分集中;第三,“四时流转无穷”,亦即这些碓磴与纺车依靠水力推动,常年运转,四季不停。可见在14世纪前半期的成都平原上,水力纺纱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此外,从当时的客观环境来看,水力纺纱机在都江堰一带得到普遍使用也是非常可能的。当时成都平原纺织业颇为发达,在此次修堰前三四十年的大德年间(1298-1307年),马可·波罗在成都平原上,“见有城村甚众,皆有墙垣,其中纺织数种丝绢”,“彼等恃工业为活,其纺织美丽Cenolaux及其他布匹,且在成都府城纺织也”(注:《马可·波罗行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40、441页(后一句引文见第441页注6,出自法文本)。梁生智译《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则为“可以看见许多上等的住宅、城堡和小市镇,居民以农业维持生活,城中有各种制造业,特别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绉纱及薄绸”。)。再次,这一带不仅盛产木材,而且还有比较发达的铁工业(注:这从此次重修都江堰可得到证实,据前引《蜀堰记》,此次修堰共用铁65000斤,役使铁工700人。)。这就从物质上和工艺上保证了水力纺纱机的大量制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