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考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及其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大致上,可以把建国后的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 由建国到1956年,这是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作用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调整、改变社会经济所有制方面;第二阶段,由1957年到1976年,是毛泽东“左”倾思想逐步发展,并最终占据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阶段。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很大弯路,付出了极为沉重代价;第三阶段,由1976年开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相互推动的趋势。 (一)过渡时期意识形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1949-1956年)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在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入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把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社会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确立国家重工业化发展战略作为过渡时期的主要经济任务。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步骤曾经有一个基本的表述,即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从实践来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伴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而实现。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遗留下来的任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做的报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国初期中国经济状况的一些基本看法和经济思路,也是解放初期中共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个报告通过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分析,指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复杂性,认为,对不同形态的社会经济和社会阶级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政策,区别对待;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将会具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国有经济是领导成分,其他还包括了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依据上述的报告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了若干政策性措施,直接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之后,国家对非社会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很快就被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日程。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看作是生产力发展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客观需要,认为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的优势,人民民主政权才能稳固,生产力才能飞速发展。在这种意识形态观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8 月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党和国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逐步地把不同形式的所有制改造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个体和私营经济已很微弱。 除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外,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的另一个经济目标就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始推行以重工业优先为特征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选择,同样也受到了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党的领导人和经济学家普遍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和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的思想,把重工业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心环节;另一方面,新中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也是促使党的领导人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原因之一。一位外国学者指出,中苏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一致,“不仅包含一种共同参加反对国际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运动的同舟共济的意识,而且还包含着根本的组织原则和行动方式上的一致”。作为刚刚成立,同时又极度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新中国,在遭受到西方国家封锁、压制的情况下,只能向社会主义苏联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其中也包括模仿苏联的工业发展模式。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我国的工业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为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战略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左”倾意识形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57-1976年) 5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推动,毛泽东的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他的影响下,“左”倾思想在中共党内产生和发展起来。这种“左”倾意识形态在政治上强调阶级斗争,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注:《毛泽东选集》, 第5卷,1977年版,第475页。 )在经济上则体现为盲目求快的冒进情绪以及依靠群众运动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60年代中期以后,阶级斗争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把经济建设工作放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