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张金铣 参加讨论

元代路总管府的下属机构较为复杂,缺乏前代完整划一的体系。《元史·地理志》云,“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元代诸路是在府州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宋、金依据山川地理划分路境显然不同。其直属机构可分为四类,即府(散府)、州、县和录事司,而路、府又有复合结构的特点。散府品秩正四品,稍低于总管府,置官亦很接近,仅缺治中而已,“所在有隶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隶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县者,其制各有等差”。路治所在地的府、州例由总管府兼领,不再另设衙门,总管府直接管辖其属县。如张庭珍“起复南京路总管,兼开封府尹”(注:《元史》卷一六七《张庭珍传》。),济南总管张宏,“至元初,例迁真定路总管兼府尹”(注:《元文类》卷五○《张宏行状》。)。大都、上都两路为都城所在地,称都总管府,所在地大兴、开平二府始终不废,但其府尹亦由两路都总管兼任。录事司,正六品,置于路的治所,掌城内民户差役及治安等事,“列曹庶务一与县等”(注:《至顺镇江志》一六《宰贰》。),至元三十年,全国置司一百零三所(注:《元史》卷一七《世祖纪一四》。),唯大都及上都系都城所在,置警巡院。
    从路总管府行政体系来看,其结构较为复杂。有的同时领有府、州、司、县。如真定路的直属单位就有中山一府,赵、冀、深、晋、蠡五州,真定、藁城、栾城、元氏、获鹿、平山、灵寿、阜平、涉等九县以及录事司。江浙行省庆元路,领有奉化、昌国二州,鄞、象山、慈溪、定海四县及录事司。某些路级政区,其下仅有司、县或者县级机构。云南、湖广等边远地区有的总管府下没有府、州、县等建制,元朝政令一般只能下达到路总管府这一级,然后通过土官推行到各溪洞甸寨。岭北行省的和林路较为特殊,不设达鲁花赤,其下亦无州县建制。
    元代路置总管府,“总管一路之政”(注:《漳州府志》卷三,《四库全书》本。),负责辖区司法、行政、财政等项事务,与宋、金时期路制级政区诸司分立之制不同。元人许有壬认为,“我朝为路,路则今制”(注:《安阳县金石志》卷一○《彰德路创建鲸背桥记》,台北石刻史料新编本。),指出元代路制并非简单沿有宋、金之制,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路级政区的增多,也使其失去一级政区的地位,在多数情况下,路为元代行省之下的二级政区。同时,元代路级管理体制也显得零乱复杂。元朝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中统以后,采用汉法,但仍保留了不少蒙古旧俗,各项设施始终具有蒙汉杂糅的二元文化特色。从这点来说,不可能完全按照传统的郡县等级制度来规划地方政区,而且元朝疆域辽阔,“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注:《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经济、文化水平并不一致,也很难用严格的郡县制来划一治理。蒙思明先生曾指出,“元代政治之粗疏简漏,朴野放任”(注: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之第三部分《两种阶级之冲突及其混合》,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4页。)。元代路总管府制度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