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南格禄1846年5月26日信,见通讯(第1卷)[M].P.333.转引自江南传教史(第一卷)[M].P.77. [9]R.W.Thompson:Criffith John,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P254,London,1908. [10]江南传教史(第二卷)[M].P.338. [11]同文书会年报。第四号(1891)。出版史料[Z].1988,(3、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P.251. [13]顾长声。传教土与近代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P.108. [14]巴斯蒂。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省的天主教教民[J].历史研究,2000,(2)。 [15]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M].湖北教育出版杜,1994.P.58. [16](台)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3册)[M].P.285. [17]英敛之。劝学罪言[A].顾裕禄。中国天主教的过去与现在[M].P.81. [18]罗马耶酥会档案[Z].(ARSI)"Sinensis Franciae,1863-1878",Sin,4-V) [19]方豪。马相伯先生生平及其思想[J].(台)传记文学(六卷)八期。 [20]马相伯文集续编[C].台湾文海出版社,P.80. [21]马相伯文集[C].台湾文海出版社。P.139. [22]教务纪略[Z].李纲记辑录。清代历史资料丛刊[M].(第4卷)。P.4~5. [23]走向世界丛书·斌椿卷[Z]. [24]走向世界丛书·郭嵩焘卷[z]. [25]走向世界丛书·曾纪泽卷[Z].P.162~163. [26]走向世界丛书·黎庶昌等卷[Z].P.43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