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3)
《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的语法、词汇,也富有时代特色。概括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两书都用口语写成,虽然后来经过修改,但仍保存了许多元代的口语资料。当然,明代初期的口语,与元代相近,因而也可以如杨联陞先生所说保存了元末明初的白话史料。杨先生已有精辟的论述,此处从略。二是蒙古语法的影响。杨先生指出,两书中常见“根底”、“上头”等字样,“这都像是受了蒙古语法的影响”。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些都是蒙古语语法在硬译文体中的表现。所谓硬译文体,就是不顾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律和用语习惯,直接从蒙古语原文机械地翻译过来的文体,在元代相当流行(21)。原来仅限于公牍,后来影响到其他文体和口语。以“根底”来说,它是硬译文体中的常用词,蒙语后置介词的对译,有“在”、“向”、“从”、“同”、“把”等多种意思。“上头”是蒙语介词的对译,意思是“因为”、“所以”。杨先生提到的另两个例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是“有”的用法。《老乞大》中有一段对话: “你的师傅是什么人?” “是汉儿人有。” “多少年纪?” “三十五岁了。”(第11页) 这段话,如从汉语角度理解,很可能断为“是汉儿人。”“有多少年纪?”《老乞大集览》上对此加以说明:“元时语必于言终用‘有’字,如语助而实非语助,今俗不用。”在句末出现“有”是元代蒙古语硬译文体的特有现象,《元典章》所载公牍中有很多这样的语型。它有时用来表示动词的时态(现在时),有时则用来作系词(等于“是”)。在《老》、《朴》二书中,这种句型原来一定很多,后来大多被删去,只有个别被保存了下来(22)。与此相应,还有“有来”一词,在硬译文体中也是常见的,则用来表示过去词。《朴通事》中便有这样的例子:“你哪里有来?”(第319页)意思应是:“你到哪里去了?”除“有”和“有来”以外,还有“么道”。《单字解》中说:“么,……俗用为语助词,……元语‘么道’,……今不用。”应是原书有“么道”字样,修改时删去。“么道”也是元代硬译文体中常用词,通常放在引语或某种内容的表述之后,意思等于“云云”。从语法、词汇的特点,也可证明二书应是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作品。 正如前面已说过那样,二书在流行过程中曾有过修改,现存二种《谚解》已非原貌。两书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名的改动。朱德熙先生已指出,现存《朴通事谚解》中的北京城门名称,《老乞大谚解》中的北京,都应是后来改动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例如《朴通事谚解》中的“南京应天府”,《老乞大谚解》中的“济南府”、“苏州”、“南京”,都是明代的名称。(2)货币名称的改动。两书中多处提到货币,一般均用“银子”(白银)和“钱”。《朴通事谚解》卷上载,典当物品“共有二百两银子。”注文中说:“今观所典之物,只得七十两,而云二百两银者,盖旧本云有二百锭钞,今本改钞为银,仍存钞之旧数而不改也。”(第44页)元代通行纸币,称为钞,一锭钞为五十两。明初一度亦通行宝钞,但很快便改以白银为主,另以铜钱作辅币。旧本作“钞”,正反映了元代的制度。现本改作白银,则是表示明代的制度。但现本个别地方,仍以钞计数,如卷中一处记竞走,得第一名的,“上位(皇帝--引者)赏了一百锭钞,两表里段子。”(第243页)这正是旧本删改未尽的结果。(3)蒙语硬译文体的改动。这在上面已说过。这些修改目的在于使李朝汉语教学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化。但从前面所举各种例子所说明的时代特色可以看出,两书的内容基本保持了其本来面目,这是可以确定的。 总起来说,《老》、《朴》两书著成于十四世纪中期,其内容主要反映元代末年中国的社会面貌。在其流传过程中,某些内容作过修改。只要我们了解两书的著成和流传情况,注意对其内容加以鉴别,那么,它们对于元朝历史以及元与高丽关系史的研究,仍是极其可贵的史料。下面,我们便以两书提供的部分情况,对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作一些探讨。 二 长期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交通,有陆、海二道。在宋与辽、金对峙时期,高丽与辽、金的交往,主要通过陆路;与宋朝(北宋、南宋)的联系,则只有通过海道。元朝兴起、统一全国以后,和高丽的联系,既有陆路,又有海道。人员和物资的交流,是很频繁的。《朴通事谚解》卷中记,有人问高丽来的赵舍:“几时来了?”赵舍回答:“昨日恰来到。”又问:“你船路上来那,旱路里来?”答:“我只船上来了。”(第162页)“船路”就是海道,“旱路”就是陆道,可见元代陆、海二道都是通行的。 关于元朝与高丽的海上交通,我曾在一篇论文中加以论述(23)。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海港,在宋代主要是庆元(今浙江宁波)和泉州(今福建泉州);到了元代,在庆元、泉州之外,又加上太仓(今江苏太仓)和直沽(今天津)。庆元、泉州、太仓这几个港口都在长江以南,直沽则在北方。元代国内海运事业空前发展,主要是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供应首都大都。北方的海运港口便是直沽,南方运来的粮食由此上岸,再由直沽运往大都。直沽港与高丽也有来往,这在《老》、《朴》两书中有所记载。《老乞大谚解》卷上记,高丽商人“从年时正月里,将马和布子,到京都卖了。五月里到高唐,收起绵绢,到直沽里上船过海。十月里到王京,投到年终,货物都卖了”(第26-27页)。高唐在今山东境内,以产丝绸出名。王京是高丽的都城,即今开城。由直沽出海,应是沿海岸线北行,绕过辽东半岛,再沿海岸线南下,到达朝鲜半岛中部的王京。《朴通事谚解》卷中有一段记载,赵舍回答旁人说自己“船上来了”,已见前引。旁人接着又问:“听的今年水贼广,是那不是?”赵舍回答说:“我来时节,五、六个贼船,围着一个西京来的载黄豆的船,又高丽地面里来载千余筒布子的大船,冲将去了。后头听的那贼们把那船上的物件都夺了,把那船上来的打杀了”(第163-164页)。西京即今平壤。据史籍记载,高丽忠惠王后二年(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七月丙子,大都商人来,言:‘海贼三十余艘,着青黄衣,袭海杀掠人物。’”(24)可证《朴》书所载,并非虚构,确有事实为据。而由海道前往高丽的“大都商人”只可能由直沽出海。此外,高丽与山东半岛亦有海道交往(见下文),但难以断定是半岛上的哪一个海港。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