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新左派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罗•雷•拉兹 参加讨论

例如政治史。从传统习惯上说,美国政治史一直以“组织、控制、管理严谨的历史”而著称。也就是说,它是一部集中反映控制党政机器的政治要员史。在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政治史学家们开始接触局部、“基层”政治,并研究分析各种族集团的选举态度。他们不再发出诸如“伟人们如何操纵百姓”之类的老生常谈,而是提出了各不同种族集团的“经济、文化和宗教利益如何对自身的选举态度发生作用”的问题。用威斯康星大学史学教授阿兰·伯格·弗朗德里克·杰克逊的话来形容,这种新见解是美国“选举态度上的种族文化模式”。(20)
    政治史中的“种族文化”,是范围更广博的“下层社会史”的组成部分。“下层社会史”概念是支持新左派运动的史学家们于六十年中首创出来的。(21)他们使用这个措辞的目的,不但要指出应把历史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生活在社会底层、被剥夺了基本权利的人们身上,而且指出这样的历史应该是一部重点披露这些集团不幸遭遇的、“大逆不道”的讨伐史。它应该向人们表明改革的必要性。
    一位著名的社会史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史学教授海恩兹·彼得·史梯恩斯在一篇文章中对这种新左派的见解及其影响作了精辟的评述。他说,“下层社会史的提法常常被阉割了最初的政治含义。但是总的说来,它还是明确指出了美国社会史向前发展的方向。检验社会史研究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它是充分表达了几乎被排斥在大学教育之外的(常常被不必要地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人民的感受,还是仅仅恪守着上层社会的信条。这种态度促使人们对农奴、仆役、产业无产阶级等社会阶层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这就指明了黑人史和妇女史研究中的社会史内容。社会史的每一个课题,无论它要研究些什么,从一开始就引起政治史和文化知识史工作者的极大注意。”(22)
    “下层社会史”学说的创始人史梯恩斯没有明确提及新左派,但谈到了这种学说的广泛影响,甚至对那些通常被排斥在社会史学家范畴之外的人也产生了影响。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有一段冠以《社会史与平民百姓》的小标题,总共只有六页长。这段内容着重论述了我们前面引用过的那段开场白。我要提醒大家,其中有两处间接谈到新左派分子的地方。请注意“下层社会史的提法”之后的那段话,即“常常被阉割了最初的政治含义。”在这里,他所指的是新左派史学家们的对社会改革“承担义务”说。第二处间接提及新左派的地方在下一句话中,史梯恩斯在其中暗示说,为了充分地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遭遇,史学家们没有必要非采取阶级斗争的观点不可。也就是说,被剥夺者集团与特权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手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史梯恩斯的这段话反映了很多并不以新左派面目出现的史学家的态度。他们师承新左派,然而却舍弃了社会史应是一部有意识的政治史,用新左派的术语来说,应是一部“大逆不道”史的概念。
    作为史学家,我特别喜欢观察历史。新左派运动对历史的影响就是我特殊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根据揭示出来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再加上对流行性报导和对其他领域文章的广泛阅读,我深信,历史学家对新左派及其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的反应是颇有代表性的。六十年代时,知识分子对美国被剥夺者阶层的关注十分普遍。新闻报导、广播、电视和学术界各领域中的关切之情被特别称道为“仁慈之举”和“社会科学”。尽管改良主义的冲动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但在宣传媒介和学术出版物中仍然存在着一种从“下层”看社会的倾向。这是在新左派的对立物兼继承者新右派已经占据了政治上“发号施令”地位的时代里,新左派运动的影响仍然发挥作用的明证。
    新左派运动的社会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它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中。新左派领导的反对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持续不断的运动常常是对抗性的。这场运动的序幕是1965年3月第一次“不间断演讲。”(23)这种对抗性行动扩大并演变成了1971年5月的示威和骚乱。这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新左派运动。1968年暮春,美国公众舆论已经断然采取了反对参加越南战争的立场。几乎所有可能被提名的总统候选人都许诺说,如果自己当选的话,他们就将使美国摆脱越战。虽然获胜的总统候选人理查德·M·尼克松鄙视新左派分子,但他也不得不分阶段地放弃南越,不得不“分阶段地逐步”撤出驻南越美军。美国的撤军对新左派来说,是一次代价昂贵的胜利。反战情绪左右着学生运动的支持者。(24)随着美国卷入的结束,新左派运动迅速地销声匿迹了。参加运动的学生也随之作鸟兽散。1971年秋,运动几乎完全平息下来。
    残存的新左派领袖们这时就成了无军之将。当他们站在校园里,用手提式电子扩音器向对他们不屑一顾的过路学生大喊大叫时,这些人真是既可怜又可悲。1971年10月25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令人生厌的校园骚乱》。文章评述道:
    “从全国范围来讲,一代‘新型’学生正在曾被暴力和狂呼乱叫的歹徒们肆意践踏的校园里成长起来。一度充斥着冲突事件的伯克雷、威斯康星、肯塔基和俄亥俄的校园中,如今到处是一派安谧的气氛。它无疑标志着,学生们用民权运动的种种把戏或军事征兵之类的‘闹剧’来恣意践踏学术研究的时代已经结束。10月31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了反战性‘禁止战争日’集会。几乎到处都看不见有学生参与其事。这种情况突出地说明了上述变化。”这确确实实地标志着那个时代的结束。虽然新左派运动解体了,但在它肆虐的十多年里,美国社会已经从根本上被动摇了。
    新左派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仍将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只有从新左派运动的反面意义上,从新左派运动中滋生出来的传统的角度出发,人们才能从实质上理解八十年代美国的新右派运动。新左派否认同一性、排斥自我力量。而新右派地反其道而行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新右派的涵义和属性都是同他们的新左派对手大相径庭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