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东引说源长流久,迄今,仍构成为苏联史学的基调。其典型论点是:“与两个资本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日趋酝酿成熟的同时,它们组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也增强了”;“英、法反动集团认为,借助它定能摧毁苏联,使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取得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决”;“这种政策的最高峰就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它殷勤地让希特勒侵吞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主权国家,鼓励侵略者向东方推进”,促使“德、意和英、法建立反苏联盟。”① 东引说也长时期支配着我国史学界,除因袭旧说、墨守教条外,还因为东引说与退让说有着交相为用的关系。退让说的特点,是离开了霸权争夺的主线来孤立地考察绥靖;而离开争霸这一线索,便就无法揭示绥靖的阶级实质与历史根源。为什么英法一再地姑息与让步?为什么英法推行于己不利的政策?……仅仅为了澄清这些问题,许多人便不得不搬用祸水东引之说。于是,绥靖便被归结为英法统治集团蓄意推行反苏反共政策的产物。 因袭,断非是依据;臆断,自难成结论。东引说,貌似论定,却有待重新探讨。 一 “证明战争的真实阶级实质,……不应当引用一些例子和个别的材料(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和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而一定要引用关于交战国和全世界的经济生活基础的材料。”②据此,欧战的性质与内容就只能概括为:在帝国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与英法为争夺经济领土而形成的竞争与对抗的关系,以及在政治上集中反映了此种关系的争夺霸权的生死角逐。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毛主席和斯大林都曾使用过“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这一提法。帝国主义战争,在欧洲只能以德意、英法争夺霸权及矛盾的不断激化为其基本内容--既然如此,又怎能离开霸权争夺这一主要矛盾来理解英法对德意的关系与政策?怎能断言英法对德意的决策倒是以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有也不可能参加霸权的角逐,英法的打击矛头又怎能指向苏联而不是德意?东引说,实质上,是断言战前的英法完全忽视德意的致命威胁,而使其外交实战长期悖离霸权争夺的斗争大方向,另又断言英法无视霸权争夺的基本利益,而使其对德意的政策从属于居于次要地位的对苏联的政策。这显然是荒谬的。 矛盾,是相互制约的。在霸权争夺成了主宰欧洲政局的主要矛盾之后,德意的侵略行径与英法的外交实践,便必然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联系。虽然如绥靖实践表明的那样,英法决策者的认识常常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然而为争霸的客观逻辑所决定,它们又不可能长期地、根本地背离这一殊死斗争的基本要求。从这一意义而言,英法的绥靖,仍只能取决于并又反映出英法与德意的敌对关系。 如果说,1937年底以前德国是以法国为宿敌的话,那么在这以后德国更必确定英法为主要敌人。如大量敌档证明了的那样,兼并奥捷与入侵波兰,除领土征服外,也还是要摆脱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威胁,为西向击溃英法创造有利条件,改善战略态势。迟至法国覆灭前,德国虽玩弄声东的伎俩,却无意于用兵苏联,这正如里宾特洛甫所说的:“按照官方的说法,俄国是被当作敌人来看待的,但是事实上一切都是针对英国的。同时反对英国、法国和俄国是不对的。而这种做法不应重演了”。1939年苏联与英法就缔盟事举行谈判,也没有改变希特勒先西后东、先弱后强的战略构思。他在5月23日密会上便说道:“如果法国、英国和俄国成立反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联盟,那我就不得不对英、法两国给予几次歼灭性的打击”。③希特勒的主攻方向,首先是指向英法而不是苏联,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英法不可能在“鼓励侵略者进一步向东方推进”的基础上,和德意“建立反苏联盟”。 帝国主义诸强的对外政策,都必须取决于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矛盾,取决于事关霸权的直接又重大的利益。面对着的是德意而非苏联的严峻挑战,意识到打击苏联只能是有利于德意,法、英都不得不先后确定德意为假想敌,并据此制定和调正自己的政策,其中也包括对苏联的政策。史实,雄辩地证明了三十年代法、英决策这一基本走向,而这一趋势便有力地否定了祸水东引说。以占领莱茵河左岸及缔结轴心国同盟为标志,英法绥靖实施可划分为两大阶段。而在这两大阶段上,英法对苏联的政策是都取决于对德意的政策,而不是情况相反,作为对德意的总政策,绥靖的宗旨始终在于维护既得权益和霸权地位,而并非反苏反共。 为担心德国东山再起,战后法国殚心积虑地削弱、孤立德国,并为此缔造了法比、法波联防及小协约国体制。这种包围或遏制政策是“全方位”的,根本谈不上鼓励德国东进的问题。缔结洛伽诺条约时,法国不仅坚持保障法德、法比边界的安全,而且坚持要缔结法波、法捷互助条约及德波、德捷仲裁条约,以保障波捷的独立与安全。1931年当法、德就延期偿还赔款举行谈判之际,法方提出的先决条件,是德国必须承认德波、德捷国界为不容变更的最后边界。希特勒执政加深了对法国的威胁,以巴尔图为代表的权势集团更援引战前的传统政策,力求在欧洲政治中引进苏联这一因素,以对抗德国的军国主义势力及英国抑法扶德的政策。1934年法国提出了缔结包括苏联在内的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并为此倡议苏联加入国联和出任常务理事国。1935年法国缔结了旨在围堵德国的法苏军事同盟,另又促使其盟国捷克与苏联签订了军事互助条约。事实证明,纵然其后在赖线尔主持下,法国对外关系的总的走向,也仍然是以德国为潜在敌人,并据此而确定和苏联联合的东方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