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前关于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论战中,提出了两种性质不同的历史主义的问题。戚本禹于1966年著文攻击翦伯赞同志用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义来歪曲历史唯物主义,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见《红旗》一九六六年第四期)。其实,当时的“左派”政论家们有几个对于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来龙去脉、性质特征真有了解是颇为可疑的。粉碎“四人帮”后,张芝联同志率先发表了《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一文(《世界历史》,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张文不仅为翦老辩诬,而且对十七八世纪历史主义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对十九世纪到朗克为止的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内涵和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同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本质区别,澄清了有关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⑩。之后,又连续出现了有关这一问题的几篇文章。从近年的讨论情况看来,讨论者都承认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原则或方法,但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历史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义则始终未引起讨论。我们觉得,历史主义的研究对于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均有密切关系,应当给予重视。 第四,注意了解当代国外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研究动态并从中吸取营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不是凭空创建的,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加以改造、创新而逐渐形成的。其中西方资产阶级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我们粗略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浏览过或钻研过其著作的近代西方著名史学家、历史哲学家有:德国的康德、海尔德、黑格尔、席勒、利奥、罗特克、文克尔曼、施勒格尔、哥列斯、朗克、普芬多夫、施维格勒、蒙森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杜谷、孔多塞、圣西门、傅立叶,王朝复辟时期的诸大家——梯叶里、米涅、基佐、梯也尔以及拉马丁、托克威尔,孔德、路易·勃朗、库朗热、泰纳等;英国的F·培根、休谟、吉本、艾利生、马考莱、卡莱尔、高德文、科贝特、斯塔布斯、格林、弗里曼、西蒙、斯宾塞等;意大利的马基雅弗里、维柯等;美国的班克洛夫特、斯巴克斯等,包括了不同国家的重要流派。马克思、恩格斯对上述诸家的思想和方法大多写了评语,对个别著作(如《英国人民简史》)还作了札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本)对马考莱的政治历史观点的评论即有六处之多(1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是这样从正、反两面吸取有用的资料,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的。 变化、发展是辨证法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有生命力的、要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要发展的。资产阶级史学也并非铁板一块。自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西方史学阵营正在不断分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西方史学从思想观点、研究领域到研究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史学,较之五十年代也有了新的变化。当前,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新的人文科学不断涌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空切密切,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在国外已有人应用于历史研究,在国内也开始了探索。历史学能否借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国内外史学界的意见尚有分歧。但我们以为对于外来的观点和方法,在未认真了解研究以前似不可一律视为异端,轻率地予以否定;而应当在研究之后结合我国实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以利用。历史比较法、历史统计法、多层次的历史研究法,就是兴起于十七八至十九世纪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代的数量史学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法已不同于过去的统计法),是可以为我们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还要看到,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必将带来新的时代,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亦会出现变化,史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必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能不对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产生影响,改变我们的历史认识、价值判断,以及编纂历史和处理史料的方法等等。对此,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是历史科学的两种不可缺少,并且相辅相成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中国史学史上都有极为丰富的遗产,而在我国的世界史领域则均不发达,宏观史学尤为薄弱。如上文所述,史学史是以研究史学家(史学流派)的理论思维、历史认识为核心的学科。史学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只有通过研究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斗争形势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理解那个时期的史学思想和方法赖以植根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基础。但是,史学观点和方法是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史学家(史学流派)除了离不开各自的社会环境外,又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革或有所前进的。为此,对于史学家(史学流派)的评价,应注意的不仅在于他(他们)解决了多少具体的历史问题,更重要是他(他们)对重大历史问题有无新的认识,他(他们)在史学观点和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及其社会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研究。要放开眼界,高瞻远瞩,既注意纵向研究,也不忽视横向研究。对于史学家(史学流派)既要考察其观点和方法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又要看到这种观点与方法在史学史上所产生的国内外影响,从全局研究和总体研究中探索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即史学史本身特有的规律。 历史是过去的陈迹,不会改变,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则是与时更易,变动不居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正确对待西方史学传统;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外来史学观点和方法的合理成分;不断更新我们的历史认识、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开辟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