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西欧资本主义的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4)
农民战争失败后,惨遭屠杀的农民达十余万人,封建主疯狂进行反攻倒算,农奴制在德国死灰复燃,国家分裂加剧。市民软弱叛变,农民孤军苦战,是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农民战争毕竟给封建教会和贵族领主以沉重打击,表明农民是反封建的主力军。 宗教改革的发展农民战争失败后,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半途而废,蜕化成为部分利用改革以自肥的大贵族的工具。1530年,路德的亲信强调只有经过牧师开导才能获得信仰,成立路德派新教会,当地诸侯贵族则为新教的主宰。路德派的新教由于直接抗议窝姆斯会议的斥令,因此被称为“抗议派”。1531年,新教诸侯公开组成同盟,反抗维护罗马教会的皇帝,经过多年争战,双方于1555年缔结奥格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国定”,诸侯有权确定臣民信仰,在新教诸侯统治地区,路德派取得合法的、甚至统治的地位。此后德国在宗教上也分裂为两大集团:东北部和北部德国属新教诸侯集团,信奉路德新教;南部和西南部属罗马教会集团,仍信奉罗马教会,称为旧教或天主教。新、旧教的区别,主要是新教不从属罗马教皇领导,牧师可以结婚,用当地语言作礼拜,圣礼仪式和教堂装修皆从俭约,符合“廉价教会”之说。 宗教改革从德国迅速传入西欧各国,英王亨利八世在三十年代废除了三千余座教堂和修道院,没收了它们的全部土地和财产,并组成直接受国王领导的英国教会;在瑞士,则出现了较路德派更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卡尔文派。约翰·卡尔文(1509—1564)是法国人,出身市民,在巴黎大学攻读时接近人文主义思想,并响应路德的宗教改革,因受迫害而流亡日内瓦。这一带地区经济发达,市民阶级迫切要求宗教改革,卡尔文遂以日内瓦为基地开展运动,自立宗派。他的教义强调神恩先定,但证实个人是否属于上帝先定的选民则只有依靠现实生活中的成就,例如资本家发财致富,即证明他为上帝之选民。从这种先定论出发,卡尔文否定贵族和封建主的特权,反对一切圣经上未载的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甚至取缔歌舞戏剧等“浪费”活动,只鼓励信徒努力从事本行业务,以成功立业证明自己可以获救。卡尔文的教会组织也力求独立,既不属教皇,也不属诸侯,由信徒选举的长老管理。1541年,卡尔文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权。 卡尔文派在西欧各国流传很快,对资产阶级的发展很有好处。在法国,引起了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最后卡尔文派取得一定合法地位,新教与旧教并存。此后欧洲各国中仍信奉旧教即天主教的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南部,其他地区皆信奉各派新派。在尼德兰和英国,卡尔文派新教的传播很有影响于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恩格斯曾指出它为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2页)。 三、新航路与殖民掠夺 哥伦布发现美洲十四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先进地区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至十五世纪末,英、法等国亦开始进入资本主义。资本的积累迫切需要大量金银财富,欧洲各国资财不足,西欧统治阶级遂把眼光转向东方,以为东方是财富的源泉。十三世纪末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回国写有《马可·波罗游记》,风行全欧,其中盛赞中国富庶繁荣,使欧洲人印象极深。为此西欧商人海员便设法寻找航路,想绕道非洲甚或由大西洋向西直驶,环球航行而到东方。哥伦布(1451——1506)是坚持这条路线的航海家,他坚信大地球形之说,认为由欧洲西航可达印度和中国,但他却不知道欧洲的大西洋对面还有一个美洲大陆,因此他虽未能到中国,却发现了美洲。可是在哥伦布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各族人民已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参看本章附录),他的“发现”只不过使美洲成为欧洲人殖民掠夺的对象而已。 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城人,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于1492年八月以三只小船和百余名水手自巴罗斯港启程,经七十天艰苦航行,抵达古巴附近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接着又到古巴和海地,于1493年春回到西班牙。以后他还数次前往美洲,由于他坚信自己所到之处已属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度人(此即印第安人一词的由来)。在他之后,佛罗伦萨商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前往美洲,肯定它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所以后人按例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阿美利加洲,亦即美洲。 在哥伦布之后,西班牙和其他欧洲殖民者深入美洲各地,野蛮地摧毁了印第安各族人民的固有文化,并使他们面临种族灭绝的惨境。1519年,西班牙殖民强盗科泰斯侵入墨西哥,用狡计和武力征服了阿兹特克人的国家,大肆烧杀掳掠。1531年,另一个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征服南美的印卡国家,掠取大量金银。至1574年,西班牙殖民者来到美洲已达十五万,古巴、墨西哥以及中美、南美广大地区成为其殖民地。印第安人除了在征服过程中遭到大量屠杀外,又被当作奴隶和农奴,开采金银或种植甘蔗,许多人被折磨致死,西印度群岛一些岛上的印第安人短期内即被灭绝。另一方面,大量金银财物却源源运往西班牙,仅1545——1560年间,每年运回黄金达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到十六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百分之八十三为西班牙所得。 绕道非洲的航线和环球航行葡萄牙人坚持探寻绕道非洲以达印度的航线。早在十五世纪初,为了寻找黄金,他们便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七十年代到达加纳一带,称之为黄金海岸。1487年,葡人迪亚士已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终于率领四船绕好望角东航印度,于次年抵达南印的卡里库特港。达·伽马的船队满载东方香料、丝绸返回,获利高达六十倍,至此欧洲人梦寐以求的直达东方的航路终告完成。 美洲的发现和绕航非洲的成功,使科学家和航海家相信越美洲继续西航,亦可到达东方,从而完成环球航行,经东方返回欧洲。首先实现这一计划的是葡萄牙人麦哲伦(1480——1521),他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于1519年率五只船二百余名水手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次年十月到达南美南端的海峡(后人名之为麦哲伦海峡),从而进入太平洋。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忍受极大艰苦,于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因搞侵略活动而被当地人杀死,但他的部下按计划于1522年从东方回到了欧洲,使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终获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