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关于“话语”一词, (法)福科曾如是解释:“话语是由符号组成的,但它们所做的要比这些符号所指物来得更多。正是这个更多,使它们不可能归结为语言和言语,而我们正是要揭示和描写这个‘更多’。”陈晓明根据福科的解释,认为话语恰恰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参见陈晓明:《历史,话语和主体》第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并使用了“五四话语”这个概念。 〔2〕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 原载1935年5月12日《独立评论》第150号。 〔3〕陈独秀:《“五四”运动时代过去了吗?》,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第597页,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4〕傅斯年:《“五四”偶谈》, 原载《中央日报》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四日。 〔5〕《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1册,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初版。 〔6〕《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收入《胡适作品集》第24册,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三版。 〔7〕参见耿云志:《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张昌熙、史若平:《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胡适的历史作用》,胡曲园:《论“五四”运动时期的胡适》,三文均收入《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8〕胡适、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原载《新教育》第2卷第5期,1920年9月5日。 〔9〕《黄梨洲论学生运动》,《胡适作品集》第9册。 〔10〕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原载《现代评论》第4卷第39 期,1925年9月5日。 〔11〕参见蒋梦麟:《西潮》第170-185页,台北,晨星出版社1994年版。 〔12〕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原载《新月》第2卷第6、7号合刊,1929年9月10日。 〔13〕胡适:《纪念“五四”》,原载1935年4月29日《独立评论 》第149号。 〔14〕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运动》。 〔15〕〔16〕参见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第九章“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参见拙作《自由主义之累》第309-32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3-4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19〕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原载《时事新报》1920年4月20日。 〔20〕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参见陈伯达:《论新启蒙运动》,载《新世纪》第一卷;《再论新启蒙运动》收入《在文化阵线上》;艾思奇:《中国目前的新文化运动》载《生活星期刊》第一卷第十号;《启蒙运动和中国的自觉运动》载《文化食粮》创刊号。 〔21〕〔22〕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 〔23〕〔24〕胡适:《纪念“五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