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40—1941年两次印度支那危机与英美远东关系的转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曹大友 参加讨论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英美两国在对付日本侵略扩张的问题上基本上是各行其是。英国竭力遵循对日妥协的方针,以保证其远东殖民地的继续存在;美国则执行一种“非纵容不抵抗”政策,防止日本过多地损害其利益。1938年,英美两国海军商讨过在太平洋上进行海上合作的问题,但未获任何结果。1940—1941年间,日本利用法国战败之际,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引起两次印支危机。日本的这一行为不仅严重威胁了英美两国在远东的殖民地的安全,而且还影响到它们在欧洲抗击纳粹德国的战争努力。因此,英美一改前辙,开始合作遏制日本的南进,它们在远东的关系也由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本文拟分析英美两国在两次印支危机中的对日政策,从而说明其远东关系转变的过程和动因。
    
    日本侵占印度支那的计划是根据1940年夏欧洲战局的剧变而制定的。德国以“闪电战”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横扫北欧和西欧各国。法国战败,英伦三岛惨遭轰炸。意大利加入德国一边作战,欧洲战场扩大到地中海和东南欧,英国海上通道受到严重威胁。欧洲战局的这一剧变直接影响到远东的形势,英法等国在远东的殖民地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宗主国无力保护,德国尚未表态之际,日本决定乘机南进,占领印度支那地区以“摆脱历来受英美拘束之势”,“确立自给自足之态势”。日本新任首相近卫文在1940年7月再次组阁后, 确定日本政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侵占法属印支北部,其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占领这一地区断绝任何第三国的援华行为,促使中国政府屈服;另一方面,趁形势变化的大好机会,推进南方政策。①日本南进政策由此正式出台。
    日本在酝酿其南进政策的同时,已开始向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地区扩张。法国刚败,日本就迫使印支当局关闭了西方援华的主要线路滇越铁路,并派出检查团监督执行。南进政策出台后,日本进一步向法国政府及法属印支当局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日本军队享有过境权,使用印支北部地区的海空基地等,并威胁说,如不答应,日本将诉诸武力。②因此,日本同法国的关系趋于紧张,印支形势恶化。
    法国虽无力保护其印支殖民地的安全,但它仍竭力延续“法国人的权威”,③防止印支地区落入日本手中。因此,法国政府处理印支危机的基本原则就是避免日本使用武力强占印支。外长保罗·博杜安力排众议,决定一方面通过美国大使李海请求美英援助,一方面准备同日本谈判。他告诉日本,其所提出的要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均不能为法国政府所接受,但“如果日本保证它在印支没有任何领土企图,(法国人)准备同意日本暂时使用某些设施”。④同时,他又命令印支当局武力抵抗任何企图强行进入印支的日本军队。日本鉴于德国的暖昧态度和苏联的威胁,同意了博杜安的建议,但要求有关的谈判必须在东京举行,以施加更有力的影响。
    日本的行动不仅影响了日法关系,而且还波及到与英美的关系。这两国的远东殖民地和利益也面临着被日本侵占的危险。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最大,且紧邻印支地区,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早在1939年,英国人就承认,“印支海岸的完整处于远东防御的关键地位”,它“对新加坡和印度洋的交通至关重要”。⑤在日本开始对法国政府施加压力后,英国外交部在一份备忘录中详细分析过日本的行动可能导致的后果。该备忘录指出,日本人在侵占印支后“不仅会加强它在对华战争中的地位,而且可能对泰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对它的要求作出让步,以获取可用来袭击马来亚和缅甸的空军基地”。⑥从英国所正进行的对德战争的角度看,这些殖民地不仅是英国支撑其战争努力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也关系到英国人民抗击纳粹德国之决心的延续。但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又认为:“在印支问题上,德日之间的潜在对抗正在加剧”。因此,英国决定,除对日本政府提出警告以外,在德日关系明朗之前,英国最好不要采取任何行动。⑦
    美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只有菲律宾,它虽然没有象英国那样面临日本的直接威胁,但美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将无疑会受到影响。美国还认为,美国本土的安全及其海外主要利益与英国在欧洲的战争有直接的联系,如果英国在欧洲进行战争的能力因其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而遭到严重削弱,美国就不能坐视不理。因此,在英国远东殖民地因日本侵占法属印支而遭到严重威胁时,美国十分关注印支局势的发展。只是因为罗斯福总统受国内选举的牵制,美国政府在遏制日本的问题上才十分谨慎,尽力避免因此而留给美国民众一个“好战分子”的形象。
    日法两国间的谈判由法国驻日大使亨利和日本外务省官员在东京秘密进行。法国人在得不到英美军事援助的情况下被迫向日本的要求屈服。8月29日, 法日双方达成政治协定,法国承认日本在印支地区的优势地位,而日本则承认法国对印支地区的永久主权。随后,法属印支总督德古与日本代表西原根据已经达成的政治协定,就军事问题进行交涉。德古总督并不想屈从于日本,故采取一种拖延战术。但在日本代表的逼迫下,法国驻印度支那陆军司令马丁同西原草签了西原—马丁协定,初步取得一致意见。然而,协定草签的第二天,日本南方派遣军便越过边界,并同法国驻军发生冲突。德古以此为借口,将谈判搁置起来,转而谋求英美军事援助,准备以武力抵抗日本。这一行动得到了博杜安外长的支持。
    日军的越轨行为使印支危机白热化。英国战时内阁再次慎重地讨论了对策。邱吉尔首相认为:“不列颠之战的胜利结束会大大地提高英国的地位,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日军事地位。与日本人开战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中东战场。正确的办法是给日本一定的刺激,或使用某种威慑,但不宜采取需使用武力的那种难以挽回的行动。”⑧由此,战时内阁会议决定,待不列颠之战获胜之时,英国将重开滇缅公路;除此之外,是否采取更为强硬的行动,须依据美国的态度而定。英国外交大臣只有在美国的支持下警告日本,即日本改变印支现状的行为将立即招致对日本的经济制裁,那么日本才会慎重行事。⑨同时,英国还积极鼓励和支持印支殖民当局尽可能地抵制日本的要求,它们决定同意两艘法国舰艇经吉布提前往远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