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朱拉隆功改革说。中泰两国史学家多持这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主要由于朱拉隆功改革的成功,才使泰国保持了独立。泰国著名史学家姆·耳·马尼奇·琼赛在《人民的泰国史》中就认为,由于朱拉隆功进行改革,把泰国变成一个现代国家,能更好地抵御殖民主义,才使泰国生存了下来。(27)陈健民先生也认为,“在其他东南亚国家都先后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情况下,泰国以始终保持其国家的独立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拉玛五世的重大历史功绩”。(28)黄宗焕先生指出,“拉玛五世改革是暹罗免于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9)贺圣达先生在《朱拉隆功改革与泰国现代化进程》一文中,对泰国得以保持独立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写道:“泰国得以保持了它的独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缓冲国地位,是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中南半岛斗争中相妥协的产物,但它更是朱拉隆功改革的成果。如果没有改革时泰国颇为灵活的外交策略,军事力量的加强,行政的统一,很难说英法就甘愿达成妥协,而不凭借他们的实力瓜分泰国。当然,朱拉隆功在维护泰国独立的斗争中,并非一无所失,弱小的泰国毕竟不得不把藩属于它的柬埔寨、老挝和马来半岛南部割让给了英法”。(30) 4.帝国主义忙于瓜分中国说。此说是最近才出现的一种观点。王民同先生认为,19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争夺的最重要国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转移了英、法对泰国的侵略,是近代时期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泰国不同中国领土接壤的地理条件起到了延缓英、法对泰国侵略的作用,成为泰国未沦为殖民地主要原因之中的重要因素。此说已受到史学界重视。(31) 八、如何评价1932年政变? 如何评价1932年政变?也是人们笔触较多的课题。我国学者的看法现在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陈碧笙先生认为,1932年政变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所发生的一次军事政变,这次政变是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以封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代替封建寡头贵族的专政。它所解决的只是反动统治阶级中哪一个集团出来当权,从而更有力地镇压人民群众,挽救垂危的封建统治的问题,而绝不是一个新兴阶级起来代替或部分代替旧的统治阶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问题。(32) 刘玉遵先生则认为,虽然这次政变形式上是争取君主立宪政体与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的斗争,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政治力量与当权的封建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而且,君主专制政体的被推翻,在客观上,必然也就打击了贵族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在暹罗的势力也不能不受到某种震动。因而,1932年政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但是,这次政变的领导者不但不敢发动群众起来斗争,反而极力压抑人民革命力量的成长。政变成功后,又急于寻求与封建贵族的妥协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这次政变只能是一次极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上层革命。(33) 张映秋先生指出,1932年政变“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它是泰国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和非皇族地主要求参加政权的反映。但是由于当时泰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及各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所决定,这个改革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 陈健民先生则指出,这次政变是泰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从政变的整个过程和领导这次政变的人民党的六大政纲来看,这次政变不但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也具有反帝的内容。因此,它完全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整个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34) 九、战后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何在? 战后,尤其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而稳定发展的势头。那么,其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何在呢? 许多日本和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泰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泰国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持这种看法。如汪慕恒先生就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从发展工业化入手,只有工业化才能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带动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以逐步建立起一个经济均衡发展的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泰国正是实行了工业化发展战略,其经济才取得迅速发展。(35) 大多数中泰经济学者更倾向于认为,泰国经济发展是走农业工业化的结果。如李滋仁先生就认为,泰国经济发展不同于亚洲四小龙,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自己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以农立国、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加工工业依次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夹缝中钻空子。(36)郭大民也认为,泰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依靠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或叫“新兴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37)林志鹤先生在所著的《泰国的农业工业化道路》一书,更是对此作了系统的表述。(38)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不囿于是工业化优先,或是走农业工业化道路的争论,而是独辟蹊径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限于篇幅,笔者不作更多评介了。 综上可见,80年代以来的泰国史研究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对泰族起源问题,南诏族属,朱拉隆功改革的研究是比较透彻的。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课题,如对泰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特点,泰国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性质,未沦为殖民地原因的综合分析,朱拉隆功改革以来泰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泰国军人政变以及中泰关系史的研究,等等,都有待展开研究或进一步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