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从近代中印民族运动定位观照中得到哪些启示的问题。历史的比较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求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现实生活服务。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也不例外。正如本书“总序”所说:“我们把这套丛书定名为《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目的正在于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外现代进程作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力求在辨别各国近代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寻求某些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作为现今‘四化’建设的借鉴。”《觉醒》一书同样肩负了这个任务。作者着力寻找中印两国近代民族运动中的相同点(或相近点)和相异点,从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所有这些为寻找某些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是离深入总结经验教训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近代历史的发展把世界连成整体,打破了东方国家的闭关锁国状态。但是由于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造成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往,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既是西方国家掠夺东方国家的手段,又是阻碍东方国家发展的原因。东方国家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求改变这种不平等状态,于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就成为这些国家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在不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决定。中印两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几乎同时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发展过程,这是由于中印两国大致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进程,拥有共同的国际环境所致。这种相似的进程和在相似进程中的许多相似点,并不决定民族运动的不同走向,决定民族运动不同走向的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从领导力量来分,中印两国的近代民族运动属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是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前途是社会主义;印度是资产阶级(通过国大党)领导,走非暴力不合作的渐进式取得政权的道路,前途是资本主义。作者在书中对这样带有规律性问题的探讨尚有所欠缺。中印两国在近代有着相似的遭遇和共同的经历,独立后两国都担负着迅速发展民族经济的重任,所以进一步探讨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具有更为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我们期待着作者的进一步探索。 至于《觉醒》一书存在不足之处的其他两类问题,这里亦稍加提示。 “不该省略的问题省略了”,主要表现在叙述到中国近代史方面的某些问题时,作者以为大家熟悉,就省略了。如作者在谈到太平天国革命的经过和失败(第59页)、有关戊戌维新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第116页)等问题时,往往以这些事“已为读者所熟知,无须赘述”为由予以省略。其实读者的情况千差万别,即使研究历史的人,研究中国古代的不一定熟悉中国近代,研究世界史的不一定熟悉中国史,因此对这些重要问题还是应该作概括性介绍为好,以便思考比较。另外,作者在讲述传教士正负作用时,只讲了正面作用,省略了负面作用,原因是“中国有关著作过去论述已多,毋庸赘言”(第89页)。其实,为了说明作者的新观点,更需要讲一讲过去通常认为的传教士的负面作用。 有些行文用语不当。主要是对几个印度文字字意上的理解存在差错,有些提法不妥以及少量校对差错。属于这种情况的总共有十多处。如把孟加拉省督纳瓦卜说成是“统治者”(第20页)、把马拉提首相派施华说成“执政(第25页),这是对印度文字字意理解上的差错。另外,把提拉克称作“国父”(第160页)、把国大党的历史分为温和派时期、极端派时期和甘地派时期似乎欠妥。在印度历史上,提拉克被称为“可尊敬的人”,没有“国父”一说。在国大党历史上是否有一个极端派时期,还可以讨论。极端派通过发动下层群众,对1905至1908年的革命运动产生重大影响,但它并没有掌握国大党的领导权。在国大党的历史上,始终由温和派(甘地也属温和派)掌握领导权。其他行文不妥和校对差错因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列举。 注释: ①《马克思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②四大纲领是指司瓦拉吉(自治)、司瓦德杀(自产)、抑制英货和民族教育。 ③《马克思因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6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47页。 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组:《〈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编辑说明》,1992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