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讨论会部分论文摘登(5)
雅尔塔体系的解体与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黄凤志(内蒙古民族师院历史系) 近年来,苏联和东欧各国发生的巨大政治变化,损毁了雅尔塔体系,使战后40多年来以东西方冷战为基本特征的两极体制在事实上解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 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首脑所确立的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为主要特征的。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在欧亚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从此欧洲一分为二,东欧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处于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下,在远东双方之间也大体上进行了划分。正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战后40多年来,两极并存的局面一直影响和左右了世界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两极格局的世界政治秩序中,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是苏美两强在全球进行对抗与争夺,在军事上表现为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峙,在政治上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双方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阵线分明的对抗与斗争,给战后国际政治生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此期间,双方曾多次较量,进行过若干次打破格局的尝试行动,除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彻底粉碎了美国控制中国的图谋,迫使苏联在50年代中期以后也不得不放弃在中国东北的特权,雅尔塔体系在远东地区出现了一个重要突破外,在欧洲东西方经过多次较量都没改变两大阵营对垒的现状,雅尔塔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直接触动,因而战后国际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89年东欧局势的剧变,拉开了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序幕。在苏联调整对外政策和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共同作用与影响下,1989年东欧国家在政治上普遍实行了多党制和议会制,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市场化和私有化,在外交上向西方靠拢,在军事上奉行“纯防御”战略,要求苏联从东欧尽快撤军,华约组织名存实亡,于1991年4月解散。而作为原来东方集团盟主的苏联本身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动乱,由于苏共解体,各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面临联盟瓦解、国力急剧下降的困境。苏联东欧集团处于分崩离析之中。举世瞩目的苏联、东欧局势变化,以及两个德国的统一,使美苏在全球范围的军事对峙开始消失,苏联被迫放弃了雅尔塔体系形成时划定的势力范围,并且在实际上结束了它的超级大国地位,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东西方冷战对峙局面宣告结束,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战后两极格局在80年代末突然瓦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首先,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种基本力量的对比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冲击着美苏两极体制,缓慢地瓦解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这主要表现为西欧和日本的重新崛起,美日欧在经济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苏联经济发展自70年代后期明显放慢,80年代后期又把世界第二位经济强国的位子让给了日本。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最终要导致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其次,东欧苏联局势剧变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实际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两极格局的重要政治对抗基础完全消失。由于国内外社会和历史的种种原因,东欧和苏联近两年来政治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掌权多年的共产党在各国相继成为在野党,或更改了党的名称,各国政权更迭后都从国名中去掉了“社会主义”字样,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并把过去占首位的、和西方对峙的意识形态分歧抛弃掉。苏联东欧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动摇了冷战的基础,使两极格局的重要政治对抗基础和意识形态对立根源完全消除。第三,两极格局对立双方的较量态势发生了有利于美国和西方集团的重大变化。由于苏联等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忽视经济与科技在国家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仅仅重视同美国和北约在军备方面的竞赛,致使国防经济和民用经济未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双方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差距日益拉大。苏联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16.5%降至1988年的13%。为了扭转被动局面,1985年12月经互会国家通过了《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1986年春苏共27大通过了“加速战略”,力图通过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缩小同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差距。但到了80年代末,无论是经互会的综合纲要,还是苏联的加速战略,均未达到预期目的。在同对手进行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中受挫。这给苏联在政治上与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提出了“欧洲大厦”构想,自毁华约。苏联的目的是利用在东欧的影响,主动拆除战后形成的“铁幕”,把东欧变成苏联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桥梁,消除西方敌意,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促进苏联经济发展。华约的解散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自行消失,两极格局的重要军事基础宣告瓦解。第四,苏联调整了对美战略,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中的敌对性因素日益消减,两国关系从对抗与争夺走向开始合作的道路。 雅尔塔体系的解体,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化,美欧日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的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美国正利用目前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时机,来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并用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图谋称霸21世纪。由于一些有可能在未来多极世界中充任角色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目前有较明显的缺陷,多极世界还不会很快成为现实,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图谋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暂时还难以改观。 战后民族主义意识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叶自成(北京大学国政系)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在法国大革命中产生的。在二战之前,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在民族问题上的思想意识,正如列宁所说,是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相敌对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它不仅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且也在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民族主义从一种欧洲现象演变为一个世界现象;战后,富于侵略和扩张的大民族主义开始衰落,而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民族主义已经从一种附属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演变为当代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并驾齐驱的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并存,成为战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又充满矛盾冲突、动荡不安的催化剂。 民族主义在战后继续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只不过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首先,美利坚大民族主义取代了大不列颠、法兰西和泛日耳曼等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其特点是在遏制共产主义威胁、保卫西方自由世界的旗号下,竭力争取、扩大和维护美国的民族利益,美利坚主义、美国独尊主义是美国推行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深层结构,它不断地为美国的反共意识形态注入新的动力。里根政府曾在“新民族主义加反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制定了“新遏制政策”。其次,欧洲民族主义的崛起是战后西方民族主义的重要变化。1958年以戴高乐主义为象征,在欧洲开始重新唤起欧洲的民族主义。到80年代末,形成了以“欧洲共同体”、“欧洲议会”等为实体表现形式的欧洲民族主义。它带有欧洲传统的泛民族主义残余,既反对美国、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和争夺,又力图实现自己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控制和支配;但它又同时反映了欧洲各国人民希望欧洲独立、强大、和平的民族主义意识,是欧洲减少敌对冲突、减少战争因素和促进欧洲和平与世界稳定的进步因素。“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反映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