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b参见〔英〕沃尔特·拉克:《犹太复国主义史》,徐方、阎瑞松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36页。 ③b、④b[美]劳伦斯·迈耶:《今日以色列》,新华出版社1987年中译本,第13、41页。 ①c本-古里安、摩西·佩尔曼:《本-古里安的回忆:与摩西·佩尔曼的谈话》,纽约,1965年,第53页。 ②c巴尔祖海尔:前引书,第111页。 ①d、②dP.Y.梅丁:《以色列民主制度的建立:1946-1967》,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173、135页。 ③d[奥]西奥多·赫茨尔:《犹太国》,肖宪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82页。 ④d本-古里安、摩西·佩尔曼:前引书,第220页。 ①e本-古里安、摩西·佩尔曼:前引书,第95页。 ②e1937年,本-古里安根据《圣经》划出了未来以色列的理想版图,它包括外约旦、叙利亚南部、黎巴嫩南部和西奈半岛。见[法]罗杰·格鲁迪:《以色列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中译本,第15页。 ③e本-古里安、摩西·佩尔曼:前引书,第227、230-231页。 ④e[美]纳达夫·萨弗兰:《以色列的历史和概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中译本,第266页。 ⑤e参见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二章。 ⑥e巴尔祖海尔:前引书,第98-99页。 ①f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第1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