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梁启超倡议创办中国文化学院析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 韩华 参加讨论

其二,欧洲之行的影响。如果说,传统文化教育所培养出的“中国情结”是梁启超回归传统文化、创办中国文化学院在潜意识中一直起作用的因素,拜师康有为投身维新变法等一系列寻找救国良策、寻找中国文化出路的努力是创办文化学院前的摸索,那么,欧洲之游就成了梁启超创办中国文化学院直接的动力与契机。辛亥革命之后,梁启超回到了祖国,投身政界,本欲大展宏图,实现其政治抱负,但是,袁世凯的胡作非为很快使其幻梦破灭,使他被迫宣布“脱离政治”,将主要精力用于教育事业和学术文化建设。1919年,为解决“一战”遗留问题,交战各国在法国举行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参加。由于梁启超曾经是中国向德国宣战的主要倡导者,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谈判团会外顾问,以非官方代表身份,为中国代表团作舆论宣传。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巴黎,履行使命,并利用此次机会,同蒋百里、丁文江等前往欧洲其它地区考察游历。从1919年初开始,梁启超一行先后游历、考察了英、法、荷、德等欧洲国家。由于被战后欧洲的残破景象深深触动,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以细腻、嘲讽的笔调描述了满目疮痍的战后欧洲:“但见满地焦枯,连一根草也没有,这里一个坑,那边一个洞,好像癞头和尚的样子”。“这都是炮弹打成的,若问这些地方几时可以恢复原状,只怕三二十年还够不上说这话”。“路上弥望,别无他物,就只有一簇一簇的丛冢,上头插着千百成群的十字架”。“我但觉得四周围色是死的,声是死的,天是死的,地是死的,但凭你怎么热中的人到此也是兜头一盆冷水,现在所谓光华烂漫的文明,究竟将来作何结果,越想越令人不寒而粟哩。”〔17〕梁在欧洲,所看到的并非富庶、繁荣,而是饥饿、贫困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18〕。欧洲之游的观感使梁启超对西方文明大失所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西方文明包含的科学信仰也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近世的西方人并未因信仰科学而获得真正的益处,恰恰相反,科学发达给欧洲社会制造了种种弊端,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梦,而“一战”的爆发便是“科学万能”之梦破灭的明证。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这样写道:“当今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可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的一个大关键。”〔19〕
    在梁启超对西方文明失望的同时,西方思想界消极颓唐的西方文明破产之说更是对梁启超有所触动。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记得一位美国有名的新闻记者赛蒙氏和我闲谈,他问我‘你回到中国干什么事?是否要把西洋文明带些回去?’我说,‘这个自然。’他叹了一口气说,‘我回去就开起大门老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西方“先觉之士,着实怀抱无限忧危,总觉得他们那些物质文明是制造社会险象的种子,倒不如世外桃源的中国”〔20〕。在旅欧途中,梁启超遇到了法国著名哲学家蒲陀罗,蒲氏的一番话使梁启超深受影响:“一个国民,最要紧的是把本国文化,发挥光大,好像子孙袭了祖父遗产,就要保住他,而且叫他发生功用,就算很浅薄的文明,发挥出来都是好的,因为他总有他的特质,把它的特质和别人的特质化合,自然会产出第三种更好的特质。”〔21〕对此,梁启超深有感触,把它视为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向与趋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最新提倡实用哲学所追求的“心物调和”,主张理想与实际结合,颇有相似之处。既然西方哲人已开始提倡新的哲学,向东方寻找出路,中国人当然没有理由抛弃自己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梁启超的思想及文化观念在一度“西化”之后又向着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原因。
    其三,现实的中西文化之争的影响。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尖锐的中西文化之争。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中西文化之争由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梁启超归国之时,新文化运动已持续五年。1922年春,非基督教运动发生,中西文化之争开始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以后又接踵发生了科玄之争等思想文化论战。这期间无论争论中西文化孰优孰劣,还是争论文化是否应该“新旧调和”,守旧派和西化派都在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争论几度出现白热化,难分胜负。
    由于梁启超在思想界具有一言九鼎的地位,又刚从欧洲回来,争论双方都希望他出面表态,对自己一方示以支持。而梁启超又极为自负,以为已找到了世界文明新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因此,欧游归国不久,梁启超便应邀在中国公学作了一次演说。在演说中,梁启超宣称此次欧游最大之收获乃是“将悲观之观念完全扫清是已,因此精神得以振作,换言之,即将暮气一扫而空”〔22〕。同时还宣称欧洲文明已经是穷途末路,积重难返,中国不能效法他们,而应当将自身“固有文明之特性而修正扩充之也”,“将固有国民性发挥光大之”,“中国前途绝对无悲观,中国固有之基础,亦最合世界新潮”〔23〕。梁启超在这次演说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即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出路。这里要指出的是:梁启超回归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回归,并非回到旧的文化壁垒中去,并非复古、故步自封,而是一方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发掘传统文化之价值,弘扬以儒学为主的心与物、灵与肉合而为一,以人生为出发点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的出路。梁启超认为,“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实生活之理性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于此方面之各种问题”,“为世界任何部份所莫能逮,吾国人参列世界文化博览会之出品恃此”〔24〕。若能“搜剔而磨洗之,又安见不龟手之药终无益于国人也”〔25〕。尽管如此,梁启超依然承认近代中国文化在许多层面上均已落后于西方,“相形之下,吾汗颜矣”〔26〕。因此,另一方面,梁启超又认为,“西方人讲的形而上学,我们承认有它独到之处,换一方面,讲客观的哲学,也非我们所能及”,故“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实在精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27〕,让“泰西文明”和“泰东文明”结合,再造一种新文明。梁启超还为再造新文明拟出了四步计划:“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再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的好处。”〔28〕不难看出,倡议创办中国文化学院正是梁启超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
    正是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梁启超才萌发了创办文化学院的念头。然而,尽管梁启超竭尽全力张罗,文化学院的创办最终还是流产,其原因究竟何在?有人认为梁启超创办文化学院未果的原因在于经费不足。我认为,经费对于一项事业的成败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为重要(或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创办中国文化学院在当时已不合时宜。
    辛亥革命后,随着“政治革命”的完成,“文化革命”已逐渐提上中国革命的议程。此时,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但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封建意识形态却未被触及,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封建意识形态依然维持着它占据主流的地位。辛亥革命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即与此有关。袁世凯篡权窃国之后,屡颁尊孔之令,并在民国3年3月6 日亲行祭孔大典,复辟与尊孔读经之声不绝于耳,纷至沓来。这一切,引发了思想文化领域里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对封建伦理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以《新青年》为阵地,从反省辛亥革命失败之教训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检讨。陈独秀指出:“吾人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凡十余年来之变法维新,流血革命,设国会,改法律,及一切新政治、新教育无一非多事,且无一非谬误,应悉废罢,仍守旧法,以免滥费吾人之财力。万一不安本分,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29〕在向封建伦理开火的同时,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普遍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明确以文化的区域性来判断其性质的新旧。汪叔潜“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方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文化也”〔30〕一语,堪称这种认识的典型。在反传统的过程中,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人基本的价值追求。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曾明确表示:“单单一句话,Democracy就是唯一权威,现代的时代就是Democracy的时代。”〔3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也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于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32〕以提倡科学与民主,引进西方文明作为中国文化之出路,以及救亡图存之良策。到五四运动前夕,虽然在文化战线上仍然有遗老遗少为传统文化唱赞歌,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以及向西方学习,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