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上海市政(2)
3.城市照明系统的演进 上海和全国的其他城市一样,开埠前家庭照明大多用油盏灯,“人燃灯,注豆油或菜油于盏,引以草心,光荧荧如豆”。西人寓沪后,开始引进煤油灯,同样大小的灯头,其亮度是油盏灯的4-5倍,价钱也便宜,又方便耐用。受价值规律的驱使, 华人亦逐渐弃油盏而用火油。 1870年代中期,上海已有五六家专门制造、出售玻璃火油灯的商店。比起油盏灯,煤油灯“明亮远胜油灯”,但它用于城市公共照明,则同样无法适应都市生活的需要。同、光年间,欧美先进国家已广泛使用煤气照明。来沪居住的外侨无法接受“弄黑街阴”的局面,纷纷倡议借鉴欧美经验,在上海生产和供应煤气。1862年7月大英自来火房正式成立, 1865年9月煤气厂建成投产,11月1日开始向用户供气。在工部局的配合和支持下,大英自来火房在界内的主要街道两旁安装了煤气路灯。由于煤气照明具有清洁、便利、亮度高等优点,由此迅速得到推广,“初设仅有路灯,继则行栈、铺面、茶酒戏馆以及住屋无不用之”。煤气灯的推广,使上海的夜晚因此而“大放光明”,变得格外美丽,所谓“铁管遍埋,银花齐吐,当未设电灯时代,固足以傲不夜城也”。上海有不夜城之称,盖自此而始。 继公共租界之后,法租界公董局于1865年初发起成立了法商自来火房,并着手筹集资金,购地置产,埋设管道,采购设备,于1867年3 月建成投产,开始供气。法租界各主要马路都安装了路灯,共169盏。 相比之下,华界的公共照明系统的创建要晚一些。1872年,上海绅商在《申报》上刊登启事,劝告市民们为改善居住环境尽一份义务,捐资设立路灯。启事刊出后,应者寥寥。但他们并不因此气馁,继续在报端宣传煤气灯的好处,转移社会风气。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风气渐开,士绅钟应南率先捐资,响应者100余家。1873 年南市第一次亮起街灯,从此告别了“弄黑街阴”的时代。 城市公共照明系统的近代化是近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它以其亮度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都市社会生活的急遽变迁,城市照明系统也随之发生剧烈的新陈代谢。煤油灯取代油盏灯,煤气灯取代煤油灯,紧接着,电灯又取代了煤气灯。1882年欧洲人立德在上海创办上海电光公司,上海城市公共照明系统由此逐渐步入了电灯时代。 4.供水网络的创建 城市供水系统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市政设施,它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开埠之前,上海城市居民世世代代都用江河溪浜之水或井水。开埠后,上海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展,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出于公众健康和界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860年代中期以后,工部局即开始筹建供水系统。1880年11月,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始在杨树浦建造新的自来水厂。整个工程,包括水厂、水塔的建造及管道的排设,于1883年4月竣工,8月1日开始供水。 法租界最初一直由上海自来水公司供水,1893年公董局与该公司的续约谈判破裂,乃决定自行建造水厂。1895年开始购地设厂,1898年在董家渡动工兴建,1902年建成投产。租界的供水网建成后不久,“关道邵小村即议创办,旋以绅商反对中止”。1897年上海绅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筹资兴建内地自来水厂,5年后建成,并陆续向江南制造局、 外马路及城厢供水。1910年闸北地区亦创设了水电公司,筹资26万两自行设厂,次年建成供水。公共租界的上海自来水公司、法租界的董家渡水厂,以及华界内地自来水厂和闸北水电公司的相继创办,上海城市供水网初具规模,一方面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用水需要,另一方面“对上海民众健康的最大威胁消除了”。 5.民间消防组织的转型 和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开埠前上海的消防主要是由善堂承担的。但随着近代上海的崛起,人口日益集中,各种公私建筑鳞次栉比,火灾已成为危及城市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翻开当时的《申报》中的“本埠新闻”栏,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火灾的报道。在火舌漫卷的晚清上海,单靠传统的民间消防组织,显然已无法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组建新型的火政或改造旧有组织以适应市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租界和华界当局面前的刻不容缓的急务。工部局成立伊始,就十分关注火灾隐患。1866年1月成立火政处,具体负责界内的消防, 并组建了一支由外国居民组成的完全义务性质组织--消防义勇队,后又相继成立了上海机队、虹口机队、金利源机队和钩梯队。1899年,租界大幅扩充后,火警明显增多,消防队改为雇佣制。法租界公董局对消防亦相当重视,曾不惜代价购进最新式的灭火器材,1869年又组建志愿消防队。不久法租界的消防组织并入公共租界的火政处。1907年又从工部局火政处独立出来,次年5月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消防组织,更新消防设备。 租界近代型火政的组织与完善,为华界火政的近代化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式。华界的火政正是在租界近代型火政的影响下一步步朝近代型方向发展。到1907年,南市救火会已达30余个,分布于各行业和各街区。但这些救火会各自为政,常在救火过程中互急水源,发生冲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平书等人于1907年9 月出面联合各救火会组成了上海内地城厢内外救火联合会(后删去“内地”二字),统筹华界地区的救火事宜。此外,闸北、浦东等地亦相继建立了救火组织,这些组织后来都加入了上海救火联合会。 火政的近代化,包括消防设备的近代化,以及消防组织的转型与发展,使上海城市社会的消防功能趋于健全和完善,火患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故有“沪上火政之善,甲于全国”之说。 晚清上海市政的近代化肇始于英租界,而后推及于美租界和法租界,而后华界才有以向租界看齐为特点的近代市政。堤岸码头的修筑、道路网络的辟设、地下管道系统的铺设、桥梁的建造,以及煤气灯、电灯、砖石路、柏油路、电车、汽车、洒水车、电话、大自鸣钟乃至公园、公厕等,每一种市政设施,都是租界创行于前,华界继踵于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到20世纪初年,上海已是街衢宽阔整洁、楼房鳞次栉比、交通四通八达、设施一应俱全的近代化大都市,其市政设施和市政管理无不紧随世界城市的前进步伐而居于全国之冠,为民国时期上海市政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