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略论近代上海市政(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熊月之 罗苏文 周 参加讨论

二、民国时期市政建设快速推进
    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建设在晚清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跨入了曲折而又快速发展的时期。30多年中,上海市政发生了整体性的改观,但受上海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大变动的震荡,市政建设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从1912年至1927年,上海市政建设稳步发展。其特点是设施配套、设备升级和覆盖面扩大。
    具体表现在:
    (一)市区公共交通网络进入正式营运。1912年8月,英、 法电车公司在两租界开始互通电车。仅隔一年,由华商电车公司经营的华界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小东门-高昌庙)也正式通车。电车投入营运,标志着上海市区交通工具整体更新期的来临。紧随其后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有:1913年, 公共租界无轨电车线路开通; 长途汽车线路沪太线于1922年7月试行通车(上海-大场)成功,1923年3月全线通车(上海-浏河)。到1927年底,市区共辟有电车线路22条,拥有无轨电车354 辆(其中挂车124辆)。电车线网所及:东自外滩,西至静安寺、 徐家汇,南起卢家湾、高昌庙,北及虹口公园等地,日均运客达48.6万人次;公共汽车线路7条,汽车63辆;长途汽车线路4条,分别行驶于上海-浏河,浦东周家渡-周浦,上海-闵行,宝山-吴淞。此外,出租汽车业亦有所发展,到1926年时已有51家公司,493辆汽车。 伴随着新式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是旧式代步工具轿子被淘汰。1906年工部局发出的轿子执照758张,到1928年工部局发出轿子执照仅3张(注: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886)》,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5-446、344、242、133、136、139、143页。)。 与公共交通工具更新相配套的市政工程有马路拓宽与添筑、下水道维修等。
    (二)自来水供应扩充。英商杨树浦水厂的日供水量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904年时该厂的日供水量为2万立方米,1915年提高到5万立方米,1921年已达到10万立方米,比建厂时增加了27倍。与此相对应,自来水用户亦逐年增长,1911年为44170户,1926年迅速上升到74575户。该项统计因大部分用户为总表用户,一个用户往往代表1 条甚至几条里弄,因此实际用户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法租界水厂日供水量也有明显上升:1909年为5583立方米,1919年提高到1万立方米,1925 年已增长至2万立方米(注: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 1840-18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1年版,第445-446、344、242、133、136、139、143页。)。
    (三)煤气使用从照明转向热源。清季电灯照明就已开始取代煤气照明,租界的煤气供应逐渐转向热源供应市场。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民国初年在沪煤气厂商的业务重点是进行煤气生产、输配设备的扩建。1926年在沪西越界筑路地带,大批公寓、新式里弄的兴建,刺激了家庭烹饪和取暖对煤气的需求,为煤气业务打开了可观的市场。
    (四)商品房的市场需求出现大转折。其一,晚清以来大开间的老式石库门,被单开间新式石库门取代。后者的单元用地面积、房间面积仅为前者的1/4,但却成片开发,以至里弄的单元由晚清的20-30套,发展为上百套,如永裕里(复兴中路,162套)、东德安里(塘沽路,284套)、斯文里(新闸路,664套)。与老式石库门相比,新式石库门的内部格局有了很大的改进:一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附屋加层,将单开间附屋的坡顶改为平顶,增筑1-2层,为小卧室(俗称亭子间),其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四周砌栏杆墙,作晒台;二是缩小居室进深,降低层高,如厨房、亭子间面积在8平方米,室内层高2.4米以下围墙高度降至4米,使单元占地减少,设计紧凑合理,通风采光得到改善。 其二,新式里弄出现。这种里弄民居的特点是设施齐全讲究。除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外,门窗均用钢框,平面开间与新式石库门相似,注意朝向,辟有卫生间(安装厕所、浴缸),一单元3-4层,装矮铁门,屋前有小庭院,总弄宽6米,可行轿车。 早期代表性建筑如东照里(1926年)、淮海坊(1927年)等。
    民初民居建筑的更新及分布,对日后社区形成有直接影响。清季租界石库门里弄集中于今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区,成都路以西的静安区,延安东路以南的卢湾区一带,其中南市区数量最多。新式里弄的分布则主要在西区,以静安区最集中。这使得民居建筑的分布由东西进,标准也逐级提升。
    这一阶段上海市政面貌的另一显著变化是,一大批著名建筑在外滩、南京路等处先后建成:外滩的亚细亚大楼(1916 年)、 扬子大楼(1920年)、怡和洋行大楼(1922年)、汇丰银行新厦(1923年)、字林西报大楼(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1924年)、海关大楼(1927年)、台湾银行大楼(1927年);南京路上的新世界游乐场(1916年)、先施公司(1917年)、永安公司(1918年)、新新公司(1925年);还有散布各处的工部局新厦(1919年)、华裕纱布交易所(1921年)、怡泰大楼(1922年)、花旗总会(1923年)、麦加利银行大楼(1923年)、嘉道里住宅(1924年)、邮政总局大楼(1924年)、 大世界游乐场(1925年)、国际礼拜堂(1925年)、法国总会(1926年)、 卡尔登电影院等。苏州河上新建了5座大桥,即新闸桥(1916年)、 四川路桥(1922年)、西藏路桥(1924年)、河南路桥(1925年)、 乍浦路桥(1927年)。这些建筑的拔地而起,至少改变了上海城市的外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