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上海市政(4)
2.从1927年至1937年,上海市政建设飞速发展,三界并举,整体推进,整个市政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一)华界筑路工程。1927年8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的成立后, 近代市政建设与管理在华界全面铺开,华界市政滞后的局面有了整体性的改善。以筑路为例,从1927年至1936年工务局10年筑路总长为原有路长的64.8%,年均递增率5.2%,路面类别也有较大改善, 柏油路面的比例从原来的1%上升为16.9 %(注:上海市工务局编:《上海市工务局三十年》(1927-1937年),第8页。)。 (二)租界煤气以提供家庭热源为主要服务目标。公共租界的煤气供应以服务居民家用为主,1934年4月界内煤气供应的72.6 %为家用烹饪、取暖、热水供应;工业用气占22.4%,公共照明3.1%, 煤气厂自用1.9%。到1937年底煤气管线总长336.153公里(注:《上海公用事业》,第46、148、352-354、260、358页。)。 (三)浦西自来水供应网络迅速发展。在租界、华界共同推动下,自来水网络发展较快。华界内地自来水公司于1929年完工营业,用户为14585户;闸北水厂的闸殷路新水厂于1937年全部建成, 日出水能力达9.46万立方米。英商自来水公司到1931年日供水量超过20万立方米,成为远东第一大型水厂。法商自来水厂日出水量1930 年达4 万立方米, 1937年为6.2万立方米,为1909年的10倍余。浦东水厂亦于1937年6月建成投产(注:《上海公用事业》,第46、148、352-354、260、358页。)。 (四)公共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华界公共汽车营运主要是2 家公司:一是华商公共汽车公司,于1928年开通首条线路(北站-江湾),到1937年已有6条线路,45辆客车,线路总长34公里; 二是公用局公共汽车管理处,到1936年底,有客车45辆,线路5条,线路总长48.3公里。 (五)市区出租汽车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30年公共租界有中外车行66家,汽车541辆。跨省长途汽车开通。 锡沪长途汽车公司于1935年开通锡沪(无锡-上海)、苏常(苏州-常州)、沪翔(上海-南翔)、沪太(上海-太仓)、沪常(上海-常州)5条线路,配备68 辆汽车,日均运客1500人次,有效地改善了上海与邻近城市的交通(注:《上海公用事业》,第46、148、352-354、260、358页。)。 (六)居民商品房市场情况,与前阶段大体相同,但也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西区高标准住宅的兴建,已呈片状分布。30年代上海市区民居建筑地块开发,依据功能划分原则已向西区集中,范围主要是两租界西区。1930-1936年上海新建房屋类别年均为:中西式49.8%,中式46.1%,西式4.1%。而1925-1936年间年均拆除中式旧屋约2158幢。 这种大拆大建,使地价增值, 民居建筑景观为之一新(注:上档: U1-14-8下-2602,第4-5页。)。西区是整齐的花园洋房、高层公寓、新式里弄,室内装修标准是钢窗蜡地、煤卫齐全,有些配备车库。环境幽静,交通便利。如静安别墅(1929年)、新康花园(1934年)等。与上述新潮民居比,此时的石库门已显得设施落后,降为平民住宅区,“此类房屋之全无卫生设备,为公共卫生方面之重大缺点,其所有‘现代便利’,仅为后天井中之自来水龙头”。但原有的房屋建筑规则对人口密度并无规定。于是在中产之家成批迁居西区高标准住宅时,石库门里弄并未成片拆除,而是被分隔出租,成为平民入居的廉价商品房,促成土地、房屋投机商的暴富。1935年公共租界一项调查显示:界内每幢中式房屋平均住户2.73家,或住15人,比1920年约增加25%。尽管1936年工部局认为,“现应坚持每起建筑计划,均须有相当之厕所设备,虽不必每屋皆有,但至少每一整批房屋应有一公用之厕所”。但实施这一方案的关键不是有无规定的问题,而是居民普遍消费水平的问题。尤其在商业区的旧式里弄,人口分布密度过高已是普遍现象。1937年上半年,工部局调查称,辖区的单幢房屋中, 每幢住4 家的22764 家,住6家的14028家,住9家以上的1305家,最多一幢房屋内住了15家。平民之家住房拥挤、设施简陋的严重趋势在战前已露端倪。此外,棚户区仍在沪东、沪西发展,租界当局为拆除草棚常与贫民发生冲突。在华界,传染病高发区也多集中在棚户区,在1931年霍乱流行期,每10万人患病率的区域分布为:南市15.7%,闸北13.3%,浦东23.3%;依患者职业分,工人及劳工37%,农夫11.2%,其他均为10%以下。这表明收入低,居住密度过高,饮水条件差等因素均直接与疫情蔓延程度有关。棚户区的发展已严重影响都市环境质量,但这一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止。 这一阶段是近代上海市政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风姿各异的建筑成片出现。1934年国际饭店建成,为当时远东第一高楼。著名的公共建筑、教堂、办公大楼、银行、商场有沙逊大厦(1929 年)、 华懋公寓(1929年)、金城银行(1929 年)、 慕尔堂(1930 年)、 东正教堂(1931年)、八仙桥青年会(1931年)、市政府大厦(1933年)、河滨大楼(1933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上海体育场(1935年)、大新公司大楼(1936年),著名的居住建筑和娱乐建筑有新光大戏院、兰心大戏院(1931年)、百乐门舞厅(1931年)、国泰大戏院(1932年)、汉弥尔登大厦(1933年)、毕卡地公寓(1934 年)、 大上海大戏院(1933年)、大光明大戏院(1933年)、跑马厅(1933年)、峻岭公寓(1935年)。建筑史学者伍江写的《上海百年建筑史》,后附《本书涉及建筑物一览表》,共涉及1847-1949年百年间上海著名建筑139处, 其中70处完成于1927-1937年这10年间,占50%,可见这一时期建筑成就之大。 3.从1937年至1949年的12年中,上海经历了8年抗战的磨难, 日军占领,汪伪政府统治,租界收回,及战后经济震荡等,都市的发展因外界干扰而遭到空前的破坏。但即使如此,上海市政发展水平居国内各大城市前列。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