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侵华史研究上,东北地区及山东省显示出比较突出的作用。东北(特别是辽宁、吉林)和山东都是继台湾之后受日本侵害尤其是武力侵犯最早最深的地区:从甲午战争起,经1904年、1914年、1927 -1928年到1931年,日本多次出兵中国,大多集中在这两地,并以点、 线、面实行军事占领,最后全部控制了东北大地。由于日本对这两地的侵略既频繁又深重,这里可供研究和需要研究的课题就既广泛又重大,随之这里也就涌现出一批专门致力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学者,成为研究日本侵华史的前沿。东北和山东的学者们以自己特有的研究成果为日本侵华史研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并以多种方式推动了全国的日本侵华史研究。 学术讨论会是推动科研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主要在于它动员、组织广大的专业同行对同一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通过展示成果,交流切磋,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讨论会最早由东北发起,1980年10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史学工作者在大连联合建立东北地区中日关系研究会,并举办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以后又举办了多次。每次讨论会都有一大批论文,其中总有相当部分涉及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前三届讨论会看,就有刘树泉、王贵忠的《中日延吉边务交涉与吴禄贞》、武育文的《日本浪人与宗社党的“满蒙独立”运动》、苏崇民的《满铁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黎光、孙继武的《张作霖和日本》、辛培林、邓鹏的《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开拓团”始末》(以上见东北地区中日关系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丛》第一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关捷、赵晓群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辛亥革命的干涉和破坏》、刘恩格、吴国本的《盛宣怀与日本》、俞辛燉的《日本对直奉战争的双重外交》、陈崇桥的《“九·一八”事变述略》、张锦堂的《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内幕》、易显石的《“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围绕侵华问题的矛盾》、高晶的《“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土地的掠夺》、叶昌纲、黄仁杰的《阎锡山与日本关系初探》(以上见《中日关系史论集》第二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孙克复、姚玉民的《浅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日贸易》、赵连泰的《田中义一及其对华侵略的“积极政策”》、沈予的《论日本“币原外交”破坏1927年中国大革命》、关捷、魏然的《1905-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大连港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苏崇民的《满铁系统“关系公司”剖析》(以上见《中日关系史论文集》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等。学术讨论会渐成风气,国内各地各学术团体组织了不少关于中日关系史的讨论会,有地方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有临时性、纪念性的、定期的等等,大多有相当规模,给予有关问题的研究以积极推进。 在研究条件粗备、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近20年来的日本侵华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表现在一些综合性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华民国史)、日本近代史著作中,也表现在一些专史(如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国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近代军事史、海军史、近代经济史等)著作及有关人物传记、地方史志中,但最主要最直接地还是表现于有关的专题论著中。以下以日本侵华各重大事件或重要时期为经,对这些成果做一点概述。这些专题论著特别是论文数量甚大,而笔者所知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希望有关专家及广大读者予以补正。 关于1874年的日本侵台之役。1871年中日订约正式建立关系时,日本就想按照西方列强成例,缔结一个对华不平等的条约,但没有达到目的。它一开始就有侵略中国之心,却还缺乏贯彻之力。3 年后它发动侵略台湾之役,是对中国的第一个重大侵略事件。这个问题多年来不断有人研究,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孙承的《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始末》(《日本问题》1980年第26期)、王明星的《1871-1874年日本对台湾政策的演变》(《齐鲁学刊》1992年第1期)、陈在正的《1874 年日本出兵台湾与挑起台湾内山领土主权的争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2年第1-2期合刊)、《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辨析》(《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1期。又收入中国史学会、 全国台湾研究会主编的《台湾史研究论集》,华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张振鹍的《关于中国在台湾主权的一场严重斗争--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再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又收入《台湾史研究论集》)、 王庆成的《英国起草的“中日北京专条”及与正式本的比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孔凡岭的《1874 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台湾研究》1997年第2期)、米庆余的《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 -1874)》(《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等。 其中有的文章对中日《北京专条》提出新的解释。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侵华重大历史事件中有三件特别重大,与此相对应,日本侵华史研究中有三个大热点:甲午战争是第一件,甲午战争史研究是第一个。 甲午战争是远远超过侵台之役的一场大规模的日本侵华战争,有的历史学者把它与1937年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列为同一级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而将后者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研究是比较有基础的,近20年来又取得明显进展,出版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论文从揭示日本在战前的侵华活动、战争准备,剖析战争的起因,到研究《马关条约》及其重要条款等等,涉及这一战争过程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如陆方、宋德玲的《甲午战前日本侵华活动与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傅玉能的《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述论》(《晋阳学刊》1987年第4期)、 郑瑞侠的《甲午战争前日本的舆论及情报准备》(《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6 期)、 金基凤的《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问题》(《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 郭惠青的《试论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刘亚夫、 赫崇旺的《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5期)、 南昌龙的《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中的阴谋活动》(《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 丁名楠的《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李文海、 康沛竹的《甲午战争与日本间谍》(《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张浩的《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军事历史》1995年第3期)、 韩行芳的《甲午旅顺大屠杀有关问题浅探》(《辽宁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 孙克复的《旅顺大屠杀惨案新证》(《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关捷的《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崔丕的《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潘家德的《试论中日〈马关条约〉赔款的影响》(《四川师院学报》1992年第5期)、 张英莉的《甲午战后赔款与日本的“战后经营”》 (《 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戚其章的《甲午战争赔款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赵福超、 白陀碧的《福泽谕吉与甲午战争》(《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6期)、 王文英的《试论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政治和国民意识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等等。 1984年在威海举行的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和1994年在同一地点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都提出大量论文, 会后分别结集为《甲午战争90周年纪念论文集》(戚其章主编,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和《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戚其章、王如绘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里面都有若干文章较多地论述日本的侵略。有的专门研究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出版过个人论集,主要有孙克复的《甲午中日战争史论集》(辽宁大学科研处1984年出版)、戚其章的《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及其姊妹篇《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重要的甲午战争史专著有孙克复、关捷著《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甲午战争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二人主编的《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孙克复著《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4 本书可以说构成一套辽宁学者编著的甲午战争全史。继此之后,山东的戚其章出版了《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及《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两者构成另一部甲午战争全史,这部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甲午战争成果的结晶,也代表了当前我国研究甲午战争史的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