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London: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o.Ltd.; New York: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1929,vol.16,p.357. (16)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Chicago:Encyclopaedia Britannica,2007,vol.12,p.832. (17)Encyclopedia Americana,Danbury,Conn.:Scholastic Library Pub.,2006,vol.29,pp.663-664. (18)《苏联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542页。 (19)《辞海》第2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964页。 (20)参见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辞书研究所编:《大俄汉词典》,第521页;薛建成主编译:《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第1069页;孙义桢主编:《新时代西汉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4页。 (21)《黄色贸易》,《申报月刊》1935年第4卷第3号。 (22)《世界新闻纸内容之比较》,《东方杂志》1914年第10卷第11号。 (23)持三:《记纽约世界报》,《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9号。 (24)汪英宾:《美国新闻事业》,《国闻周报》1924年第1卷第14期。 (25)《黄色新闻》,《申报月刊》1933年第2卷第11号。 (26)唐克明:《近代美英新闻事业鸟瞰》,复旦大学新闻学会:《新闻学期刊》1935年。 (27)胡子:《现代新闻事业的危机》,《新闻学期刊》1935年。 (28)首第成:《报纸与罪恶新闻》,燕京大学新闻学会:《报学》1941年第1卷第1期。 (29)蔡丐因:《大众实用辞林》,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889页。 (30)现代知识编译社:《现代知识大辞典》,上海:现代知识出版社,1937年,第956页。 (31)文化供应社编:《抗战建国实用百科辞典》,桂林:文化供应社,1940年,第436页。 (32)夏衍:《〈怒焰〉观感》,《大晚报》(上海)1936年8月9日,后载入《夏衍全集》(电影评论·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68页。 (33)柯灵:《柯灵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28-229页。 (34)《桃色事件:黄色新闻》,《中国艺坛日报》1941年3月23日。 (35)参见《大报的黄色新闻》,《精华》1946年第2卷革新第32期。 (36)许孝炎:《我所见到的中国新闻事业》,国立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编:《新闻学季刊》1947年第3卷第1期。 (37)唐汕:《新闻副刊的社会意义》,《申报》1947年6月27日。 (38)《新闻学季刊》1947年第3卷第1期。 (39)胡博明:《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大众新闻》1948年第1卷第6期。 (40)知微:《上海,这没有文化的城》,《人民世纪》(南京)1949年第1卷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