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殖民主义者横行世界的时代,清政府的海疆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抵制和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但同时也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离,拉开了中国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后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归咎于清代哪一个皇帝,因为压迫中央王朝的对手已不再是西北地区落后的游牧民族,而是新兴资本主义各国的联合进攻,悲剧是整个封建社会酿出的苦果。同时,我们也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苛求前人没有及时改革开放、接受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因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手推磨产生封建制生产关系,蒸汽机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在封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哲学、文化、宗教、艺术等等,又会反过来维护传统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没有发生变革的清前期,其封建统治者维护和发展的只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另外就治内与治边方面来讲,在清前期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掌握政权的清代统治者们孜孜以求的是中央集权体制的不断强化和内重外轻、强干弱枝的统治局面。其治边的目标在于宁辑边疆,相安为用,以藩属和海岛为其屏障,最终达到拱卫京师,维护中央王朝的目的。因此,它对周边的要求是同心向化,不侵不叛,而并不希望出现尾大不掉、能与中央分庭抗礼的边疆势力。如前所述,清朝统治者在台湾采取“不宜广辟土地以聚民”的抑制政策;在东北则主要采取封禁政策,以保护龙兴之地;在蒙古推行盟旗制度,分散隔离,众建而分其势;在新疆则东、北、南各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以北制南,互相牵制;在西藏则采取驻藏大臣的监督管理制度。这样,在突出内治、强干弱枝的统治格局中,虽然体现了传统的“以藩屏周”、“天子守在四夷”的治边思想,但实际上却形成了虚边和弱边的效果。当中西两大世界逐渐接近,资本主义的侵华势力与日俱增的时候,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潜在威胁,却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本身,而只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框架中修修补补。而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以禁、防为主的闭关自守政策,也只能抵制和延缓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于一时,但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滚滚大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