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主要研究成果有: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2-316页)与《严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4页)对严复参与三次考试、特别是第二届考试时的情形有较为详细介绍,但未对严复在这三次考试当中的作用进行细致研究;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周君闲:《晚清留学毕业生奖励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王世文:《晚清归国留学生考试及其功名群体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等论文对历届留学生归国考试都有详细研究,但未对严复在其中所起作用给予充分重视。此外,徐百柯:《试答严复百年前“进士考题”》,《杂文选刊》2010年第3期(上),从严复所出“法政”试题的角度分析了严复的思想。 ②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第772页。 ③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4页。 ④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2页。 ⑤《致广州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司邝景阳》,詹同济编译:《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⑥荣庆著、谢兴尧校:《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 ⑦一档编选:《清末选送考取留学生办法章程》,《历史档案》1989年第1期。 ⑧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第1347页。 ⑨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⑩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1)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2)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四日(10月21日)荣庆日记记载:“入城至庆和旧址,现名招贤馆……少顷范孙同作主,客为联、唐、塔三考官,魏、严、詹、屈、吴、陈六襄校,刘子贞以病辞,三丞参来陪。”(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程经世负责德文命题及阅卷,此次应考的留德生仅一人。 (13)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4)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15)严复:《与伍光建书》(1906年10月18日,英文未刊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称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共计41人,其中留日生21人,留学欧美生20人,转引自皮后峰:《严复大传》,第313页。荣庆的记载更为可靠。 (16)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17)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18)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6页。 (19)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7页。 (20)《四川学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第10期,第11-12页。 (21)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22)严复:《与伍光建书》(1906年10月18日),英文未刊稿,转引自皮后峰:《严复评传》,第174-175页。 (23)《补志考试留学生全题》,《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1906年11月7日),第十三号。 (24)《补志考试留学生全题》,《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1906年11月7日),第十三号。 (25)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6)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27)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1348页。 (28)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8页。 (29)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30)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8页。 (31)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2)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9页。 (33)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4)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5)实为襄校官。 (36)颜惠庆:《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2-53页。 (37)载于严南芳:《关于留学生的考试》,(香港)《大风半月刊》第67期,约为1941年出版。 (38)实为“襄校官”,翻译之误,英文为assistant examiner。 (39)《詹天佑给诺索布夫人的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40)《学部奏请简大臣主试游学毕业生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元年八月二十八日,第703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版,第444页。 (41)根据《本部考取游学毕业生名单》,《学部官报》1906年第4期“文牍”,第41-42页。 (42)《本部考取游学毕业生名单》,《学部官报》1906年第4期“文牍”,第41-42页。 (43)同时参与考试的留英生、留德生录取率为100%,留美生的录取率达到87.5%。 (44)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1975年,第72页。 (45)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46)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47)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严复条陈、学部代奏,‘请设立国文馆以教欧美留学毕业生’”(《新民丛报》第四年第十四号(原第86期“记载”,第105页)。 (48)《选报:条陈设立国文馆教授欧美留学生(京师)》,《四川学报》光绪三十二年第10期,第10页。 (49)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50)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2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51)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