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读书仕进是提升明清家族社会地位的基本途径(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王日根 参加讨论

二、仕途晋升
    在传统社会,科举考试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条较为理想的提升路径。通过相对公平平等的科举考试,一般寒素也可以摇身进入仕宦阶层,锦衣玉食,呼奴唤婢。这条普通民众的社会地位上升之道,何炳棣将之形象地比喻为阶梯(45)。通过这个阶梯,人们获得了社会地位的跨越性变化,从无偿纳税民众跻身进入免税的统治阶层,走上仕宦之路。与此同时,也踏入了另一个阶梯--通过国家官员考核机制决定升降。在这个阶梯里,再次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变化,第一步未能走好,成为下层等级的官员还可以获得再次爬升的机会,而第一步即走入高级统治阶层的人们,也可能在这个阶梯游戏中丧失已有的地位,贬为下层官员甚至平民。科举选拔机制和官员考核机制的结合,才构成一个普通民众社会地位变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在南靖金山水美王氏得到了较为生动的体现。
    “王命爵,字仁卿,号一所,谥一所,列八代,出生嘉靖五年丙戌二月三十日戌时。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举人,初授密县教谕。卒万历三一年癸卯六月初一日□□,合葬南靖生桥后沟。子四人。”(46)《漳州府志》则这样表述他:“嘉靖乙卯科举人。父教谕良佐以辛酉靖邑之韬,为饶贼所据,命爵入贼巢,求身代父,贼感其孝,两释之。初,授密县教谕。迁庐江令,清革马税及却常例千金,民为立碑。迁南京兵马,以治狱不冤,绩最擢韶州同知。从征罗滂,筑西宁城有功,榷关税一尘不染,两台交荐,加四品服俸,盖异数也。嗣升广西太平府知府。信乎,蛮貊清畏,人知声望日近,升两浙盐运使。以母丧归,复除河东,积羡悉归官,□□□□□□□□□□□□□□□□□□□□,士感奋连掇,二解时称其得人。以致政归家,居十二岁,布袍蔬食,澹如也。卒年八十,至称贷以殓,无愧古廉吏焉。”(47)
    王氏原籍光州固始,入闽始居福州,后肃斋公一支于明初迁至南靖金山,是为金山水美王氏。按照谱中记载,南靖王氏在第四代时,方“肇启书香”。四世祖文庵公以恩贡授舍山教谕。到第五世时,三房怡轩公“例赠修职郎”(49),第六代怡轩公长子奋崖公也“例赠修职郎”。第七代奋崖公长子良佐公,为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科贡生,初授南宁宣化县学训导。第八代良佐公之子王命爵,为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科举人。跟千千万万普通举人一样,王命爵并未一开始就获得较高官职,而只在密县做了一个教谕。隆庆元年(1567),王命爵升任庐江县令,至于升任原因,谱中资料未表。“公始莅庐,隆庆纪年丁卯夏六月也。”(50)之后,王命爵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庐江僻在山薮,俗尚朴。”(51)在庐江县,王命爵通过“均田均粮”活动获得了当地民众的爱戴,也为自己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庐江为畿辅重地,积弊实多,为害甚矣。惟田粮不均,有田多而无粮者,有田去而粮存者,穷民负累,里排赔□。前此,邑俟咸知此弊,每欲均田粮以苏民困,或惮焉,或阻焉,卒莫之行。至隆庆纪年,岁丁卯夏,漳南一所翁王公奉简命令兹土。下车日,察民隐,搜积弊,利当兴害当除者,悉次第行之。有诉田粮包赔之苦者,慰之曰:‘吾知之,曷为若等处,未可亟也。’”(52)王命爵到任后,召集乡耆,发动民众,对田土进行清丈。“公召集乡耆二百,排里给以考试,画以田形,详谕丈量,则俾分图别区人户,排甲沿坵复亩互相弓丈,莫能容私。”(53)不到三个月,清丈完毕,“多田无粮者,照亩均摊;田去粮存者,照数除□。虽民情难克,恩怨□□□□,□□适均,贫富各遂。”(54)如此一来,民众各自明白赋役多少,田多则多交,田少则少交,不用再受那迷糊账的气了。民众对王命爵自是爱戴,还为他修建了生祠。“诸父老将筑宫肖形,时年而永瞻之,以垂不朽。”(55)不仅如此,王命爵的均田做法还得到了其他地区官员的仿效,一时成为众地方官学习的对象。这是离不开当时明朝全国的大趋势的。当时不仅庐江一县,在全国都出现了因土地兼并而导致的田赋不均现象,有田者轻徭薄赋,田地被兼并的无土之民却要缴纳重赋,民不堪受其累。进行土地清丈和赋税改革势在必行。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正式于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进行赋税改革,而此前张居正也努力在全国推行了土地清丈。王命爵的均田做法,幸运的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自然成为众多地方官员效法的对象。“抚按仍行府属州县,丈田均粮,苏民困苦,以庐江为法,率来求式。□是我公良法美意,不特被于庐江,仍溥通于八属,而千里之甸民亦咸被其泽矣。”(56)有了民众的爱戴,也有了官员的认可,考绩自是不成问题,而上级的嘉奖也接踵而至。“公其册完报各上司,抚按咸加公才德之优,为民之切,成功之敏,荐章交上,莫可殚述。”(57)
    而后王命爵被提升为南京兵马指挥司指挥,限于资料,族谱中只有一则敕书,而其中也未能见到确切时间。“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近制兵马司之长,必遴选有司之良者充之,所以为官择人,慎重王都之意也。属有恩赉可不与俱,尔南京东城兵马指挥司指挥王命爵发身贤科,司教儒泮,陟宰剧邑,荐札屡闻,迨权今官,弗坠往绪。兹以覃恩授尔阶承德郎,赐之敕命,尔尚益砺初心,以成远效,嗣当移用,偿尔之劳。”(58)王命爵本人的提升还给父母、妻子带来了荣恩,分别被封以承德郎、安人。在南京兵马指挥司时期,谱中未有更多文字以表其政绩,只转述了《漳州府志》的记载,说他“以治狱不冤,绩最擢韶州同知”(59)。
    在韶州,王命爵虽只是二把手,却也因“罗滂之役”中,筑西林城有功而得到了奖赏。嘉靖时,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给民众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朝廷投入很大精力,以平息倭乱。王命爵时“奉军门特委肃将明旨,都东安南乡二城。”(60)大概出于军事防御所需,王命爵督导修建了西林城。文字中并无王命爵带兵打仗的描述,却对西林城的防御功效给予了相当肯定。“经始于丁丑之孟冬,而落成于戊寅之季春,会未数月,而雉堞森如,栋宇焕如,衙门营房,巍然并举,有百二金汤之势,如天造地设矣。地利既成,天险益固,农得安福,民始乐业,贾者在市场,行旅出途,即江汉之于疆于理,犹难乎,其专美焉。”(61)罗滂之役后,表叙功绩,王命爵得到了属下的推崇和上级的彰荐。“南乡所副总戎陈君璘率官旗□等,不远数百里,诣门清叙始末以垂不朽。”(62)“余与一所君同官留都,知之稔矣。诚乐道之也,遂书以纪绩。”(63)“上心嘉悦,加君四品秩,赐金甚厚。主上之所眷锡隆渥以报君者,□近时所罕见云。”(64)而后,王命爵升任广西太平府知府,官秩正四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