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北游录》第378页。 (22)《清史列传》卷七九《金之俊》。 (23)《清史列传》卷五《吕宫》。 (24)《清史列传》卷九《张英》。 (25)参见王士禛:《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吴长元:《宸垣识略》;戴璐:《藤阴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阮葵生:《茶余客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26)《清史列传》卷一○《李光地》。 (27)《张廷玉年谱》第6、22页,中华书局,1992年。 (28)戴璐:《藤阴杂记》第40页。 (29)昭梿:《啸亭续录》第384页,中华书局,1980年。 (30)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第79页。 (31)严荣编:《王述庵先生年谱》下,嘉庆道光间刻本。 (32)《京城坊巷志稿》第58页。 (33)《雷塘菴主弟子记》卷一,咸丰年间本。 (34)昭梿:《啸亭杂录》第500页,中华书局,1980年。 (35)阮元:《揅经堂集》第629页,中华书局,1993年;《雷塘菴弟子记》卷四。 (36)彭蕴章:《彭文敬公自订年谱》,同治三年刻本。 (37)陈宗蕃:《燕都丛考》第35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38)蒋祥稚:《端邻居士自记年谱》,道光年间本。 (39)黎庶昌编、李瀚章审订:《曾文正公年谱》,光绪二年刻本。 (40)陈宗蕃:《燕都丛考》第191、354、400页。 (41)《宸垣识略》第8页。 (42)参见拙著《清代北京的山东移民》,《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43)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第117页。 (44)汪启淑:《水曹清暇录》第46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 (45)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第22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按,该书刊于乾隆二十二年。 (46)《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00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7)《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2595页,黄山书社,1998年。 (48)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一四六,页二三。按:此处议准是由丁皂保具折奏请的,该折收于《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0册第52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