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京的角色定位与熙丰党争(5)
注释: ①李贤等编《明一统志》卷84《庆远府》载:“冯京,宜之龙水(今广西宜州)人,从其父游,寓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总第473册,第761页)而《宋史》卷317《冯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38页)称:“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则误,江夏仅是其寄居应考之地。 ②冯京两次官至执政大臣,第一次自熙宁三年(1070)七月至熙宁八年正月,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第二次为熙宁九年十月至元丰四年(1081)正月,先知枢密院事,后任枢密使。 ③“杨审贤”原作“杨审言”,误,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改。《宋史》卷443《文苑传五·孙唐卿传》附《杨寘传》载:“杨寘,字审贤”(第13100页)。 ④所谓“连中三元”,通常是就进士科而言,不包含明经科。《宋史》卷342《王岩叟传》载:“(仁宗)初置明经科,岩叟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第10891页),有学者认为王岩叟“连中三元”,不确。 ⑤“七十八人”,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1作“七十三人”。 ⑥罗家祥在《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一书中以陆佃为例,颇有见地地指出:“还有一些真正置身于两党之外的官员”(第226页)。彭汝砺乃至曾肇、孙永只怕也应当属于这类官员。 原文参考文献: [1]脱脱,等.宋史[G].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密县五虎庙北宋冯京夫妇合葬墓[J].中原文物,1987,(4). [4]不著撰人.群书会元截江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何忠礼.也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J].杭州大学学报,1986,(2). [6]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7]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G].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苏轼.东坡七集[G]//四部备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 [9]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M].王瑞来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中国文物研究所,等.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12]不著撰人.氏族大全[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G].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15]洪业,等.琬琰集删存[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曾枣庄,等.全宋文:31册[G].成都:巴蜀书社,1988. [17]魏泰.东轩笔录[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司马光.涑水记闻[G].邓广铭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