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清初六次跨海征战的经验教训(4)
是年11月,鉴于总督与水师提督之间的矛盾,康熙帝谕令施琅负责专征,姚启圣负责后勤保证。施琅遂决定集中兵力于来年夏至以后,进剿澎湖。战争按计划顺利进行,郑军的主力在澎湖被歼灭,只好表示归降,施琅一战成名。此次,澎湖获得大捷,显然与施琅熟悉海上气象和地理有极大关系,我们毋庸怀疑胜利者的成功。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姚启圣的观点之后,可以发现,姚启圣的主张虽有一些局限性,但并非没有道理。仔细想来,施琅的作战方案不无冒险性。 首先,姚启圣的观点不是主观的产物,他对于台湾海峡的季风信息是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的,而且听取了熟悉海洋情形的水师将领的意见。1682年6月10日,姚启圣先期到达铜山,18日,宁海将军都统喇哈达、参赞大臣礼部左侍郎吴努春也分别带兵到达铜山,“当即会集同安镇总兵官吴英、兴化镇总兵官林承、海坛镇总兵官林贤、金门镇总兵官陈龙、平阳镇总兵官朱天贵及出海大小将弁,用心审察。”(12)姚启圣在奏折中特别强调这五镇总兵的意见都是:夏季一路进攻澎湖,“不如十月可乘北风分道进兵”。(13) 其次,台湾在气候上处于亚洲地区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进退消长的接触地带,夏季多台风,对全岛气候影响甚大。台湾海峡是典型的季风区,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风大、浪高。冬季东北季风盛行,夏季西南季风盛行。东北季风盛行期间,台湾海峡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北风。当代气象学者指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海峡东北风频率为60~70%,3月东北风频率为50~60%,而整个东北风盛行期间北风的频率仅为20~30%。到了4月,东北季风频率降低,逐渐开始向西南季风过渡,而东北季风仍有40%左右。6~8月,夏季风司令,其风向稳定性较之冬季风为低,频率为50%上下,尤其是在7月份,南季风高达70%以上。到了9月份,夏季风开始向冬季风转换。(14)在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转换期间,大陆气团与海洋气流之间相互消长,气旋活跃,给台湾地区带来的风,称为“过渡旋风”,其风向多变,常形成旋风骤雨。在夏季西南风盛行时,台湾易发生龙卷风。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台风源有两个,一是自太平洋经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向西北行进的台风,二是自南海中部北上偏向东北行进的台风。每年台风侵袭的时间最早始于4月下旬,最晚终于11月下旬,长达半年时间,尤其以7~9月最多。每年台风多者七八次,少者三四次,对于海洋活动影响极大。此外,还有频繁到来的七级以上的大风、烈风、狂风和暴风等,这些风暴对于帆船极具破坏性。施琅于1683年7月8日开始率军进攻澎湖,到16日取得胜利,作战时间持续8天。这正是台风盛行的季节,在此期间,任何一天,只要遇到台风、暴风、狂风和烈风袭击,由于没有良好的避风港,施琅船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战争的双方都认为施琅选择在阴历六月进攻澎湖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刘国轩在施琅的船队到达澎湖之后,之所以不愿主动发动攻击,显然不是他害怕两军在海上交战,而是在他看来,台湾海峡已经进入台风频发的季节,一场风暴的到来,就会将施琅船队击垮。因此,他采取了据守避风港澳、尽力避免与清军决战的战略方针。邱辉等人多次请求,乘清军远航而来,将士疲惫,主动出击,均被刘国轩拒绝。刘国轩对于台湾海峡的气象绝对不是无知的。 施琅对于自己的冒险行为也是清楚的。在攻占澎湖之时,清军船队停泊在八罩岛(今望安岛)附近,属于无遮拦之澳,到处是礁石浅滩,一旦遭遇暴风雨袭击,便有覆灭危险。在获得澎湖大捷之后,施琅这样奏报说:“自十四日深入汪洋巨浸之中,水天相连。稽古以来,六月时序,澎湖无五日和风,即骤起飓台,怒涛山高,变幻莫测,三军命悬,悉听之天。今抵澎旬余日,海不扬波,俾臣得以调度,七日夜破贼克捷。且二十二日进师,午刻涨潮多四尺,莫非上天垂佑。”(15)从这段话语中可以看出,施琅对于阴历六月份的海洋气象变化规律并无确切把握,海战取得胜利带有侥幸的成分。在当时情况下,任何人对于台湾海峡气象变化规律的掌握都是有限的,都难以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施琅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第四,就成功的作战经验来说,驾乘北风大规模渡台,已有先例。这就是1661年3月23日,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分乘100余艘大、中、小型战船,自金门料罗江起航,利用3月30日(三月初一)海水大潮时机,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顺利收复台湾。姚启圣主张利用北风进军台湾,不无根据。 基于上述四个原因,可以认为,施琅尽管经过了长期对地理和气候规律的观察摸索,对于海洋气象情况有一定了解,不过,远未达到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程度。他的运气不错,遇到了很好的天气。但仍需指出,他的作战行动不无冒险性。 (三)1721年,朱一贵起义发生后,南澳镇总兵蓝廷珍立即上书满保,建议趁朱一贵等人刚刚起事,立足未稳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渡台攻剿。而后主动请缨说:“愿执事假某水陆万军,舳舻三四百艘,请乘长风,破千里浪,为执事一鼓平之。”(16)满保阅读完蓝廷珍的信函,认为蓝廷珍的建议与其想法吻合,遂命蓝廷珍为副帅,带领将士8000余名,舵工水手400余名,大小战船400余艘,会同水师提督施世骠进军澎湖。在蓝廷珍看来,进攻朱一贵应从台湾中路开始。“鄙见以为宜聚兵中路,直攻鹿耳门。鹿耳一收,则安平唾手可得。贼失所恃,郡治无城,岂能长守!不过三五日即可剪灭耳。用兵之道,知彼知己。与能军者战,则宜攻其瑕;讨罪捕贼,如逐鸟兽,宜堂堂正正,直捣中坚。”对于鹿耳门的地理形势,他分析说:“鹿耳门暗礁天险,昔立六竿标旗,指示途径,南标红旗,北标皂旗。贼已尽收标旗,屯兵炮台,扼守港道,意我军不能飞越,正可于此出奇制胜。仍令善水者以长木没入海中,插标而行,击败炮台屯兵,即可长驱直入,恢复之计,止在瞬息。”(17) 战争正如蓝廷珍所料,是年6月25日(六月初一),清军战船开始在厦门港放洋,第二天到达清水沟海面,遭遇狂风袭击,风大浪高,三军相顾失色,不得已只好退回铜山。(18)7月2日,风定,再次起航。7月4日,到达澎湖,蓝廷珍与施世骠之水师会合,军队人数达到12000名,舵工水手6000余名,大小战船600余号,配齐军械火药、米盐蔬菜。7月7日,清军从澎湖陆续出发,以林亮、董方为先锋,派遣水手前往鹿耳门清港插旗,标明可以航行水道。7月10日(六月十六日)黎明,蓝廷珍指挥清军舰船聚集在鹿耳门外,发起进攻。是日,“潮水涨高八尺,好风利自西来,连并进,礁石无犯,遂夺天险,攻克鹿耳门。”(19)接着,“蓝廷珍率王万化、林政等四百余艘,连樯并进。”(20)清军顺利攻占安平城,取得首战大捷。此次,蓝廷珍指挥的登陆作战,适逢顺风大潮,时机良好,善于利用气象、地理条件成为鹿耳门之战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清初这三次大规模渡台作战的经验来看,善于利用地理和气象条件,成为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从1664年冬季至1665年夏季施琅三次渡台失败的教训来看,违背气象变化规律,成为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海上作战如同陆地一样,无论大小战役,指挥者都必须熟悉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情况,都必须充分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只有“知天知地”,善于利用地理环境和气象变化规律,才会有“胜乃不穷”的战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