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北义和团与各民族、各阶层、爱国官兵组成了广泛的爱国抗俄阵线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沙俄政府认为吞并中国东北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拟订了在满州建立“黄俄罗斯”的狂妄计划,阴谋使整个东北变成沙皇俄国的永久殖民地。 在民族存亡紧急关头,保卫祖国边疆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事业迫在眉睫,因此,团结抗俄,并肩战斗,成为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神圣事业。在抗俄的营垒里,除高举反帝爱国大旗的义和团众外,还有世居在东北的汉、满、蒙、回、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各族人民。有筑路的土夫,有种地的农民,有爱国士绅(包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爱国华侨,还有独当一面的众多的爱国清军官兵。当年黑龙江宾县绅士、知识分子出身的于翰卿,听到俄军进犯阿城时,便挺身而出,自备斧资,率领其组织的40多名义和团战士,埋伏在二道河子峡谷,英勇抗击俄军。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气力倍增”,“勇敢克敌,顽强作战。”(14)在俄军侵略珲春时,刘永和组织了一支民军与义和团一道消灭俄国侵略军200多人。俄军进犯东北的北疆时,久居东北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人民不断地出动军队配合义和团作战。在雅克石还活跃着一支汉蒙联合的抗俄游击队与义和团共同抗敌。 义和团斗争的滚滚热潮,深深地感动了驻守在东北的清军官兵,在沙俄侵略军的进攻面前,广大爱国清军是支持义和团的。他们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其中黑龙江将军寿山,盛京副都统晋昌、瑷珲副都统凤翔、吉林宁古塔副都统双令等一批清军将领不顾清朝统治者的反对,坚持抗俄,被东北人民誉为“抵抗派”。 晋昌主张“与俄开战”,“联合拳会”,“戮力同心”,“以期力保根本”。(15)盛京义和团在晋昌的支持下,不仅群众踊跃参加义和团,连清军的兵弁也大批涌入义和团。晋昌还邀请拳师到军中传习法术。一个目睹当时情况的沙俄侵略分子写道:“大拳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甚至正规部队,自他们的军事长官而下也在极力掌握这种思想,无数炮台营垒成了新运动庇护者设坛的地方。咒语和军号战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拳师在进行热烈的布道,用神的启示和预言,使一个个团队情绪激动起来,主要煽动他们去同外国人进行战斗。”(16)从侵略分子的笔下不难看出,清军高级将领不仅支持义和团,而且允许义和团在部分清军中进行公开发展。在盛京境内,义和团和爱国清军断绝火车的燃料供应,以阻击旅大俄兵北犯。盛京以北的铁岭、开原、黎树等地义和团和筑路土工、爱国清军共同拆毁铁路、砍断电杆、焚毁桥梁。在辽中县,俄军出兵保护东台子村教堂时,义和团久攻不下,“而奉军统领单一奉令带队回攻,拳借军势,势力更涨,远近号召不下数千人,昼夜还击……”(17)。 1900年7月,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后,寿山就曾电令驻守瑷珲的副都统凤翔为北路军翼长,分兵四路,奋起抗击,屡挫沙俄侵略军。寿山还电令呼兰副都统倭克金泰为东路军翼长,通肯部都统庆祺与附近一带清军和义和团首领“约定二十八日(公历7月24日)五鼓,一齐进剿。”(18)对侵占哈尔滨的沙俄侵略军发起总攻。从7月22日开始,义和团众和一部分爱国清军从齐齐哈尔、呼兰、阿城、双城等地逼进哈尔滨,“号称一万,军容凛然”(19)。7月24日,总攻哈尔滨开始了,“中国马队,擎着两面红旗,在离船坞2000米远处出现。“晚八点许,中国人开始了第一次炮击。”(20)义和团众和爱国清军奋不顾身向沙俄侵略军茹格维志和葛罗格罗斯指挥下的8个步兵连及10个哥萨克的骑兵连共3500人的侵略军发起猛烈进攻。26日晨,各路大军齐头并进,其中从西南路进攻的义和团众和爱国军民约两千人在统领定禄的指挥下,在约千余名顾乡屯元聚烧锅和中东路制砖厂工人的配合下,击溃了盘踞该厂负隅顽抗的哥萨克骑兵队,攻占砖厂。各路军民前扑后继,取得重大胜利。 在吉林境内的三姓,防守松花江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为阻止俄舰驶入,在江中横设拦江锁,沉巨石于江底。于7月25日,击沉俄舰一艘。这就狠狠地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东北义和团与各族人民以及寿山、晋昌指挥的部分爱国清军官兵,齐心合力,协同作战,大大壮大了东北义和团反帝抗俄力量,表现了东北义和团运动的又一个突出特点。 但是,由于盛京将军增祺、吉林将军长顺为代表的妥协派,对义和团运动则极力阻挠和破坏,使得东北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官兵及各族人民不能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随着沙俄侵略势力在东北的不断扩大,东北义和团的斗争更加严峻和艰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