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书名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梁太济 参加讨论

成书于嘉定七年(1214)的岳珂《愧郯录》卷六《北使借官》条曾引述此书绍兴二十八年五月戊寅记事,以“陵阳布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曰”领起(注:《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宋刻本。)。
    以上两则所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编年备要》或曾删一“要”字)当是正式书名。特别是后者,于本书奏进后的第四年即予称引,尤其值得重视。
    高斯得《耻堂存稿》卷三《书惠厚下〈艰难录〉后》:“予观惠君《艰难录》……虽其受命于危难之际,强弱不敌,不能成功,而始终一节,自归君父,亦可书矣。良史因事载之典册,令后世知其有名,宜矣。”“良史因事载之典册”下自注:“《中兴系年要录》载此事。”按,事见今本《系年要录》卷一六建炎二年七月辛亥正文和卷五建炎元年五月丁未自注。
    参照前揭今存宋刻残本,《系年要录》前加“中兴”或“皇朝中兴”,可能是此书的别名,亦即另一正式书名。
    李肖龙《崔清献公言行录》卷二:“隆州进士李心传,累举不第,以文行闻于国,诸经皆有论著,尤精史学,尝著《高宗系年录》,号详洽,国史院取其书备检讨,又纂集隆兴、乾道、淳熙典章,及著《泰定录》等书,以白衣召入史馆,亦公特荐。”文末原注“家集”,其直接依据当是崔与之的荐札稿,而荐札稿则主要参考宣取和付出《要录》的两通指挥。《泰定录》的全名为《西陲泰定录》(注:见《朝野杂记》乙集卷九《董镇言杨侍郎未肯通情》,《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杂史类》。),《高宗系年录》则是许奕进书奏状中《高宗皇帝系年要录》的省称,而且是与许奕进书奏状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
    牟《陵阳集》卷一二《周公谨〈齐东野语〉序》:“野史杂录尚矣,疑传疑,信传信,为史者网罗散失,率多取焉,否则参稽互质焉。……《续长编》号为谨严,乃以《湘山语录》附见开宝之末。建绍以后,曾布《日录》、蔡(鞗)[絛]《后补》,初不以人废。而《秀水闲居》之类,《系年要录》亦颇及之。然皆随事考析,或为疑词,故不足以累其书。”使用的是《系年要录》这一简称。高斯得笔下出现过《要录》简称,也出现过《中兴系年要录》全称,已见前引。此外见到的简称,绝大多数都作《系年录》。如:孙梦观《雪窗先生文集》卷二“故事”第二则为“高宗皇帝诏籍记赃吏姓名”,其下注:“出《系年录》”。乐雷发《雪矶丛稿》卷三有《读〈系年录〉绍兴八年以后事》诗,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有《题〈系年录〉》诗。都是显例。
    其性质介于地理总志和类书之间的王象之《舆地纪胜》和祝穆《方舆胜览》,都曾大量引录李心传此书。《方舆胜览》所引凡二十六处,除一处作《皇朝系年录》外,其余全作《系年录》,初见处则作“李心传《系年录》”(注: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本《方舆胜览》书末所附“引书索引”。初见卷一“浙西路·临安府·佛寺”下“天竺寺”条;“《皇朝系年录》”见卷二七“湖北路·江陵府·形胜”下“为吴蜀之门户”条。)。《舆地纪胜》更多,仅卷四八“淮南西路·和州”所引即达十处,亦皆作《系年录》,唯卷一“行在所”初次引用时作“李心传《中兴系年录》”。颇疑两书所引,其全称或即《皇朝中兴系年要录》。
    至于类书引录的情况,也有值得注意之处。笔者从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共检得《中兴系年录》引文三十九条,《系年录》引文二十三条。有时在同一事目下,如后集卷二五《台官门·殿中侍御史》,其“不畏强御”条所录注出《系年录》,“骨鲠殿院”条所录却注出《中兴系年录》。又如后集卷二九《六部门·礼部侍郎》“抗声和议”“张守正人”“广问老成”三条同在一页,其所引出处,前者注《中兴系年录》,后两者注“并《系年录》”。未详何故。
    在注明出自《中兴系年录》的引文中,如后集卷一八《宰属门·左右司》“冈言颐浩”条所录,见今本《系年要录》卷六六绍兴三年六月辛丑记事,其下李心传自注:“王冈事,据孙觌撰墓志增入,不得其时。按史,冈以今年五月除(左)[右]司,颐浩罢乃去,故因汝明追官附此。但觌以为讨论宣、政误恩,却误。此时已罢讨论滥赏,但令吏部审量耳。”其内容曾经李心传独具匠心的处理。足证《中兴系年录》即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别名。
    在注明出自《系年录》的引文中,后集卷二三《经筵门·侍讲》“四字积要”所载系王岩叟侍讲筵事,时间当在元祐四年前后,注出《系年录》显误。又后集卷二二《翰苑门·翰林学士》“视草甚劳”“归赐御书”两条所载皆周必大为学士事,而周必大乾道六年七月始兼直学士院,淳熙四年五月始除翰林学士;卷二三《经筵门·侍讲》“隻日讲读”条所载系淳熙七年事。此三条,若其所注出处《系年录》不误,则所指似是孝宗朝的《系年要录》。
    关于孝宗朝《系年要录》,李心传虽未完成,但却在他的弟子高斯得手里完成了。《宋史》卷四○九《高斯得传》谓丁大全既谪,斯得“移浙东提举常平。命下,给事中章鉴缴还。斯得杜门不出,著《孝宗系年要录》”。丁大全开庆元年十月罢相,景定二年(1261)七月责授贵州团练副使、贵州安置,则高斯得之著《孝宗系年要录》,当始于景定二年以后。又《耻堂存稿》卷八《孤愤吟》十三首之十三:“阜录新书幸已成,名山藏去复传人,毋令十载编摩苦,竟与家书共厄秦。”题下原注:“甲戌十一月以后,边事日急,作此以纪一时之事。”甲戌为咸淳十年,此诗或即作于咸淳十年(1274)、德祐元年(1275)冬春。“阜录新书”指《孝宗系年要录》,“十载编摩苦”,费时十年,时方完成,与本传所云肇始于景定二年稍后合。而据谢维新自序,《合璧事类》的成书时间是宝祐五年丁巳(1257),在高斯得开始修纂前,不可能预引高斯得此书的内容。其所注出处,或者另有所指,或者很可能是误注(注:《宋史资料萃编》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书末所附王德毅《李心传著述考》“《孝宗要略初草》”条:“据祝穆《事文类聚·遗集》卷三所引淳熙七年隻日进读故事,下系出《系年录》,足见《孝宗系年要录》至元初犹存。”(第6782页)来可泓全沿其说,见《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第160页。类书往往辗转抄袭。下系出《系年录》的淳熙七年“隻日进读”故事既然早在高斯得《孝宗系年要录》着手编纂前已见于《合璧事类》引录,它就绝不能用为其书“元初犹存”的证据。)。
    从《玉海》中,笔者粗检所得,共计七处,其中正文五处,注文二处。无一例外,皆署作《系年录》,而且皆能从今本《系年要录》觅得相应引文。鉴于《玉海》卷四七《艺文·编年》曾著录此书全名,则《系年录》显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简称。
    以上引述的诸文献的作者,除个别例外,都是曾亲自获见或阅读过李心传的这一著作的。不管是刻本还是传抄本,正式书名不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或《皇朝中兴系年要录》两者,而《系年要录》、《中兴系年录》、《系年录》、《要录》等简称,也不外是此两者的简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