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阴阳五行与秦汉政治史观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宋艳萍 参加讨论

阴阳和五行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早,《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从《洪范》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元素,而没有后世所说的神秘色彩。阴阳起初的意义也和后世相去甚远,《诗经·大雅·公刘》中提到:“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这里的阴阳只是指是否向着太阳。阴阳范畴的扩大大约在春秋时期,它不仅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而且也被附会到社会现象中去。阴阳五行的结合是在战国时期,当时出现了一批专门言灾异的阴阳家。他们吸收了齐燕等地的图谶及各种神话传说,使他们的阴阳五行观念带上了神秘色彩。
    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齐人邹衍,他把阴阳五行观念引申到历史观中,创造了“五德终始说”。邹衍认为五行的排列顺序为木、火、土、金、水,五行运行的原则是间相胜,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邹衍认为,五行便是五德,人类历史是按五行相胜的原则循环前进的,每个帝王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上天降下相应的符应表示对政权的承认,当这一帝王的德衰了,便由五德中胜过它的那一德来代替。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循环论,它对秦汉时期的历史观产生了极大影响,因这种史观与政治联系紧密,我们姑且称之为政治史观。
    一、五德终始说与秦代政治史观
    吕不韦从一介商人登上秦朝宰相的宝座,自然不会是凡夫俗子,有着极高的文韬武略。在政治史观方面,吕不韦吸收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他主编《吕氏春秋》的《应同篇》中对“五德终始说”进行了全面论述,我们列表说明如下:
    五德
    土木
    金
    火水
    帝王
    黄帝夏禹
    商汤周文王
    符应 大螾 草木秋金刃生于天先见火,赤乌天且先见
    大蝼冬不杀水衔丹书集于周社水气胜
    色黄青白赤
    黑
    《吕氏春秋》认为黄帝得到了大螾大蝼的符应,所以他为土德,色尚黄。随后夏禹以木德克了黄帝的土德,接着是商汤以金德克了木德,周文王又以火德克了金德,周德衰后,继起的王朝必为水德。从《吕氏春秋》的帝王排列看,他在黄帝之后,省略了尧和舜,直接由禹来取代黄帝。可能《吕氏春秋》认为尧是黄帝的四世孙,他继承的是黄帝的天下,并把天下禅让给了同为黄帝后代的舜,所以德运一直未变。而到了禹,虽然他也是黄帝的后代,而且他也是接受舜禅让的天下,但自他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皇子继承制,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夏禹的德运已和黄帝及尧、舜的不同,所以他以木德克了黄帝的土德,开始了新的王朝。吕不韦当时以“仲父”的身份辅政,他组织编写《吕氏春秋》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有利于秦国强盛,实现兼并六国的目的。他吸收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神秘的形式,为即将统一全国的秦找到神圣的合法地位。
    吕不韦的政治史观直接影响了秦王嬴政,在他统一全国后,便宣布秦以水德代替了周之火德,并建立了水德的各种制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与水德相配的制度主要有:改正朔:以十月为岁首;易服色:衣服、旌旗等为黑色;数用六;改黄河为德水。秦朝统治者极力宣扬水德之治,尤其是代表水德的黑色和“六”这个数目,在秦朝社会生活中几乎无孔不入。黑色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就连图画的色彩也以黑色为主,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在秦都咸阳发掘出的三号遗址壁画,所画建筑和人物图案以黑色为主色调,这就充分证明了秦朝“色上黑”的特点。秦朝几乎任何事情都要与六相配合,朝服、车辆及各种制度,都设法和六相比附。由于秦始皇的推崇,所以阴阳五行观念在秦朝一直很盛,燕齐的方士也异常活跃,五德终始说成为秦朝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史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