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阴阳五行与秦汉政治史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宋艳萍 参加讨论

汉家尧后说对西汉后期政治、思想产生极大影响。此后甘忠可造《包元太平经》,鼓吹:“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注:《汉书·李寻传》。)。他的弟子夏贺良导演了哀帝再受命的闹剧,因起不到任何政治效果而被杀身亡。但眭弘的汉家尧后思想却在王莽时派上了大用场,成为王莽改朝换代的理论依据。王莽篡位的成功,要得力于古文学家刘歆。刘歆继承了眭弘以来汉家尧后思想,用五行相生原则排列帝王次序为:
    木火土金水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帝喾尧舜夏禹商汤、(秦)
    周武王
    汉
    刘歆对古帝王的排列与刘安完全相同,从帝喾之下,则是刘安所缺少的。刘歆在黄帝之下列入了少昊,这和董仲舒及司马迁对五帝的排列顺序相异。董仲舒和司马迁对五帝的排列顺序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没有少昊,这样,按照他们对五帝的排列顺序,尧便不会为火德,那么汉便也不能即尧为火德了。自眭弘以来,西汉中后期的士人虽大力宣扬汉家尧后思想,但对从黄帝到尧之间的帝系排列一直模糊不清,刘歆吸收刘安思想,在黄帝之下加入少昊,这样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从董仲舒三统说以来,汉代士人都不承认秦朝的正统地位,在帝系排列中,总不把它列入德运中,刘歆亦是如此,他认为若按五德相生原则,秦应为火德,但秦只是周、汉之间的过渡阶段,是霸王但不是真正的帝王,刘歆牵强附会地把秦作为水德,而把火德的位置留给了汉,汉便自然成为了尧后。刘歆把汉家尧后思想充分展现出来,便为王莽篡汉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依据。王莽自称是舜的后代,这样,汉王朝把政权禅让于他便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元帝初元四年,皇后王政君曾祖父王伯的墓门前的枯梓生出新的枝叶,当时刘向便预言汉德已衰,王氏集团要夺取天下,这个预言果然成为现实。王莽便以此作为代汉的受命之符,他自称:“初元四年,莽生之岁也,当汉九世火德之厄,而有此祥兴于高祖考之门。门为开通,梓犹子也,言王氏当有贤子开通祖统,起于柱石大臣之位,受命而王之符也。”(注:《汉书·五行志》。)
    眭弘的再受命思想完全成为一种谶纬化的神学,可以说,睦弘直接导致了谶纬神学的形成。清人苏舆在《春秋繁露义证》中说:“董(仲舒)未尝以汉家尧后,盖自(眭)弘创,而(刘)向歆因之耳。且殷周二王皆易代,若如弘说,则欲汉禅位易世,安得不害受命,与董说悖矣。弘盖借其受命之语,造为异说。自是以后,图谶烦兴,经学杂矣。”从他之后,对阴阳五行、图谶符瑞的崇尚成为一种潮流,不仅公羊学家,而且其他学派的学者都以图谶缘饰自己的学说,所以引谶入儒便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学术风尚。于是就有人把图谶附会到六经之中,形成了充满浓厚神秘色彩的纬书。以这些纬书为阵地,形成为汉代特殊的学术思想体系--谶纬神学。仔细研究谶纬神学,我们不难发现,它的一个核心内容便是论述汉家尧后这一思想,以神学的形式确立了五行相生的历史循环论。列表如下:
    木火土金水
    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
    帝喾尧舜夏禹商汤、(孔子)
    周文王
    汉
    我们可以看到,谶纬的帝系排列和刘歆已基本相同,只是伏羲代替了太昊,神农代替了炎帝。表格中两者还有一点相异处为:刘歆认为秦为水德,是周汉的过渡,在谶纬中秦却被孔子所代替。谶纬也不承认秦的合法地位,它一方面不像刘歆那样还承认秦为水德,另一方面又继承了董仲舒“《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这一思想,于是把秦为水德之说变成了孔子为水德。这样孔子变成了黑帝之子,“王者不空生”(注:《春秋纬·元命苞》。),孔子的神圣使命便是作《春秋》,为汉代立法。谶纬可以说是自眭弘之后西汉中后期社会思潮,特别是公羊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到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神学正式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