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十》。 ②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出师表》题解。 ③十三院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2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五省(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六册170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⑤⑥⑩(11)(12(13)(14)(37)(39)《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⑦:《三国志·蜀书》卷二《先主传》裴注。 ⑧(41):《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 ⑨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二四。 (15)(16)(17)(18)(19)(26):《三国志·蜀书》卷十一《张裔传》。 (20)(21)(22)(23):《三国志·蜀书》卷十四《蒋琬传》。 (24)(27):《三国志·蜀书》卷十四《费袆传》。(25)卢弼:《三国志集解·诸葛亮传》注引王鸣盛曰。 (28)《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和传》。 (29)(30)(31)(33)(34)(36)《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允传》。 (35)《三国志·蜀书》卷十四《姜维传》裴注引《华阳国志》。 (38)卢弼:《三国志集解·诸葛亮传》注引何焯曰。 (40)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十九。 (41)《三国志·蜀书》卷十《李严传》裴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