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清代的元史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张承宗 参加讨论

二、清代后期学者重新编修元史及元史研究新途径的开辟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变化。严酷的社会现实,促使知识分子冲破乾嘉考据学的藩篱,转向经世致用。元史研究与边疆史地研究相并发展,形成为"道咸时学"(《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屠寄致缪荃孙函二十七)。"一时风会所趋,士大夫人人乐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十五),元史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
    道光年间,徐松潜心于西域史地,企图重修元史,但未能竟其志。龚自珍作《蒙古图志》"于西北两塞外部落、世系、风俗山川形势、源流合分,尤役心力",可惜未及完稿,现仅存《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及序文若干篇,都收入在《龚自珍全集》中。鸦片战争后,张穆完成了《蒙古游牧记》16卷,这部书用很大篇幅考察了古代蒙古与近代蒙古之间的关系,做到了"既陈古义,又论今事"(祁{K1D201.JPG}藻:《蒙古游牧记·序》)。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张穆将《元朝秘史》15卷本,刻入灵石杨氏《连筠簃丛书》,并亲自撰写跋文,说:"右《元朝秘史》译文十五卷,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从《永乐大典》十二先元字韵中写出,二十七年复从仁和韩氏借得影钞原本,校对无讹,二十八年刻入丛书,六月十三日校毕。"张穆的校刻工作,使《元朝秘史》在清代学者中得到了较广泛的流传,拓宽了当时元史研究者的视野。
    清代后期学者中对《元史》全面改造重修的第一人,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进步思想家和史学家魏源。魏源《元史新编》,酝酿于他受林则徐的重托,编撰《海国图志》之时。由于蒙古帝国地跨欧亚,元代疆域极为辽阔,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魏源在编撰《海国图志》时,"牵涉元史,辄苦迷津",于是取《元朝秘史》、《蒙古源流》、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刘郁《西使记》,参以历代西域传记,图理琛《异域录》等书,"{K1D202.JPG}{K1D202.JPG}钩稽",旁征侧出,"绘制了《元代西北疆域沿革图》,撰写了《元代征西域考》上、下篇及《元代北方疆域考》上、下篇(分别见《海国图志》卷三、卷三十二、卷五十六)。魏源自己把它们称之为"一图四考"。这就是他在晚年编写《元史新编》的基础和准备。
    《元史新编》的编撰,首先与魏源的爱国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鸦片战争后,沙皇俄国加紧了对我国西北边疆的侵略,形成了"鄂罗斯兼并西北,英吉利蚕食东南"(同上,卷七十一)的险恶形势。当时,不少爱国学者都注意到研究西北史地和元代历史,因为它对加强国防,守边御患,反击侵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魏源对元史的研究与重新编写元史的工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起来的。
    其次,是由于魏源晚年看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与元末农民起义时的形势很相似,而清代与元代又都是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核心建立的政权,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感到探索元代的盛衰,以元亡为鉴,对于清王朝的振兴是有借鉴意义的。在《拟进呈〈元史新编〉序》中,他说:"伏闻天不变,道亦不变,国可灭,史不可亡。……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踵立,……而末造一朝偶尔失驭,曾未至幽、厉、桓、灵之甚,遂至鱼烂河溃不可救者,何哉?"他也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来撰写《元史新编》的。
    第三,是魏源不满于明修《元史》的"芜蔓疏陋",希望能象欧阳修修《新唐书》、《新五代史》那样,"于旧史之外重加整理",以期"后胜于前(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史新编》凡95卷,其中本纪14卷、列传42卷、表7卷、志32卷,除列传中《元末群盗》、《释老传》、《遗逸传》有目无传外,其余都还完整,此书魏源生前并未刊印,直到光绪季年,才由其族孙魏光焘刊刻出来。《元史新编》的史料,基本来源于《元史》、《元朝秘史》、《元经世大典》、《元典章》、《元文类》,并采用了《四库全书》中元代各家著述百余种。在当时西方史料尚未介绍过来的情况下,可谓征考繁博。他将原210卷的《元史》,改编成95卷的新编,而其记载之正确,又远胜于《元史》,真是"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李思纯先生在《元史学》一书中称赞他"发愤致力,全部改造,固不失为近代元史之大辂椎轮也。"这一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在《元史新编》中,魏源对民族问题高度重视。他认为元朝开国之初,民族歧视并不严重,如:元太祖、太宗时以耶律楚材为相,元世祖时又以史天泽为相,"亦非以汉人为不可用。"而这些人,对"有元一代纪纲"的建立是有贡献的。所以元初能所向披糜,征服广大地区,建立起大一统的元王朝,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则胡越一家,不公则肝胆楚越。"元代统治在全国确立后,采取了民族歧视政策,将人分为四等,"中叶以后,台省官长多其国人,及其判署不谙文义,……不得已始取汉人、南人以为之佐。……至于进士科举,罢自国初,中叶屡举屡辍,动为色目人所掎摭。顺帝末年,始一大举行,而国将亡矣"(《拟进呈〈元史新编〉序》)。魏源在鸦片战争中,目睹抵抗派首领、汉族大臣林则徐、邓廷桢被排斥,而祸国无能的满族大臣琦善、奕山之流却被重用。他对元代民族歧视的指责,显然是有感而发的。他认为:"前事者后事之师。元起塞外有中原,远非辽金之比,其始终得失,固百代之殷鉴也哉!"(同上)他希望清政府能吸取元代因民族压迫过于严重而覆亡的教训,调整民族关系,缓和满汉矛盾,来对付日益加剧的内忧外患,其用心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魏源能看到世界的大势,是当时最早注意了解世界情况的史学家。晚年,他以元代有关的各种记载,"更加《海国图志》中所载英夷印度之事",来考订元代西北地理(《元史新编》,卷首《凡例》),发现了他的伏枥之志。虽然这部晚年之作不免粗疏,但在近代元史史学研究上仍有开山之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