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与好色不同的是,士大夫之所以买侍妾,并非在妾之身上,而是用其为自己的操守作点缀。一般情况下,士大夫尚能礼遇姬妾。如“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生子遁,未期而夭”(注:张邦几:《侍儿小名录》,《说郛》卷七七上。)。又,“沈詹事特,以坐叶丞相论恢复,贬筠州。沈方售一妾,年十七八,携与俱行,处筠凡七年。既归,呼妾父母以女归之,犹处子,时人以比张忠定公咏。”有人献诗说:“昔年单骑向筠州,觅得歌姬共远游。去日正宜供夜直,归来浑未识春愁。禅人尚有香囊愧,道士犹怀炭妇羞。铁石心肠延寿药,不风流处却风流”(注:庞元英:《谈薮》,《说郛》卷三五下。)。 图安逸。士大夫买侍妾的目的,不在其容貌,而在于侍巾帻以图安逸。“(周)伯坚又云:‘相爱者与家人言,以某年高,在远方,劝置一女子侍饮食汤药,图其安逸’”(注:王洙:《王氏谈录》,《说郛》卷二四上。)。高似孙父文虎,自言不喜声色,丧偶二十七年,始买一妾银花“银花专心供应汤药,收拾缄护检视早晚点心,二膳亦多自烹饪,妙于调胹。缝补浆洗烘焙替换衣服,时其寒暖之节,夜亦如之。余衰老,多小小痰疾,或不得睡,即径起在地扇风炉趣汤瓶煎点汤药以进。亦颇识字,助余看书检阅,能对书札”,如是者十一年(注:《癸辛杂识》别集卷下《银花》。)。 生子。古人三不孝,无后为大。许多人遂把希望寄托在所买侍妾上。前述冯京父进京买妾之目的,正在于此。“司马温公从庞颍公辟为太原府通判,尚未有子。颍公夫人言之,为买一妾,公殊不顾。夫人疑有所忌也,一日教其妾:‘候我出,汝自装饰至书院中’,冀公一顾也。妾如其言,公讶曰:‘夫人出,汝安得至此?’亟遣之”(注: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又,绍兴年间,台州司法叶荐对其妻云:“吾年且六十,岂复求声色之奉?但老而无子,只欲买一妾,为嗣续计,可乎?”后果买一妾(注:《夷坚志》补卷六《叶司法妻》。)。 嫁女。古人嫁女,多以姪娣相送。宋代此习犹存。“钟离(瑾)开宝间宰江州之德化,明年将以女归许氏,居一日,谕其胥魁俾市婢以送女。翌日,胥与老妪引一女子来……”(注:张师正:《括异志》卷一○《钟离发运》,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书店1985年版。)。 此外,尚有买侍妾送人的,如前述韩琦、王仲仪事;也有媚上的。“(韩)侘胄有爱姬,小故而出。钱塘知县程松闻之,亟赂牙侩,以八百千市之,至则盛供张,舍之堂中,夫妇上食,事之甚谨。姬惶恐,莫知所为。居数日,侘胄意解”,程还之而迁官。后程松又“市一妾献之,名松寿。侘胄遣问之曰:‘奈何与大谏同名?’答曰:‘欲使疵贱姓名常达钧听耳。’侘胄怜之,遂除同知枢密院事”(注:沧州樵叟:《庆元党禁》,笔记小说大观本。)。当然,还有买以为奶妈的。“王磐安国,合肥人。政和中为郎京师,其子妇有身,访乳婢,女侩云:‘有一人,丈夫死未久,自求售身’,安国以三万得之……”(注: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四库全书本。)。 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的作用增大,渐渐地抹去身分上的差异,一般有钱人家,也能购置姬妾了,冯京父买妾即是一例。南宋钟士显(世明),“妇翁林氏,富人也,用千缗买美妾”(注:《夷坚志》乙志卷一六《张抚干》。)。又,隆兴府樵舍镇富人周生,“绍兴四年六月,有经过路歧老父,自言为王七公,挟一女曰千一姐来展谒。女容色美丽,善鼓琴弈棋,书大字,画梅竹。命之歌词,妙合音律。周悦其貌,且兼负技艺过人”(注:《夷坚志》补卷二二《王千一姐》。),遂买以为侧室。娼家也能以其资力买妇女,见前文。 宋代出卖妇女的,则主要是贫困人家。这些人,或因战火,或因灾荒等原因,不得不把亲人出卖,这类事例相当多。“潭州贫民某人,无夫,挟二女改嫁。稍长,悉售之为人妾,次者入湘阴赵主簿家,岁满不得归。继父死,厥母经官取之”(注:《夷坚志》支志乙卷一○《赵主簿妾》。)。有吕翁者,“翁丧无以葬,母兄将鬻其女,以办丧事……”(注:《厚德录》卷三。)。永嘉人蒋教授,“行山中,闻岭上二人哭声绝悲”,原来是父女“拦道哭”。父曰:“从军二十年,方得自便,不幸遇盗,挈我告身去。将往吏部料理,非五十万钱不可办。甚爱此女,今割爱鬻之,行有日矣,故哭不忍舍”(注:《夷坚志》乙志卷二《蒋教授》。)。 贫困人家,不仅卖女,也有卖妻者。宋代最著名者有二例。建中靖国元年,黄鲁直于荆南里巷见一女子,“娴静妍美,绰有态度”。后为贫民妻,黄鲁直为之叹惜:“此女生二子,其夫鬻于郡人田氏家,憔悴顿挫,无复故态。”黄鲁直为之写有《国香诗》(注:《墨庄漫录》卷一○;《夷坚志》丙志卷一八《国香诗》。)。另一例与贾似道有关。贾似道母胡氏,钱塘凤口里人,“贾涉至凤口,见而悦之,戏曰:‘汝能从我乎?’妇曰:‘有夫安得自由?待其归,君自为言。’夫妇欣然卖与”(注: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五《佞倖盘荒》,四库全书本。)。 宋代甚而有官宦人家不得已出卖妻女者。王安石夫人为其所买之妾,其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王安石怜而遣还其夫。冯京的父亲所买之妾,自云:“父有官,因纲运欠折,鬻妾以为赔偿之计。”南宋时,有“王太尉恩”买一妾,“具言母县主也,父死贫故见鬻”(注:马纯:《陶朱新录》,《说郛》卷四○下。)。 宋代妇女自卖的也不少。“郑公肃右丞(雍)侄某,家于拱州。时京东饥,流民日过门。有妇人尘土其容,而貌可取。郑欲留为妾。妇人曰:‘我在此饥困不能行,必死于是,得为婢子,幸矣。’乃召女侩立券,尽以其当得钱为市脂泽衣服……”(注:《夷坚志》甲志卷一三《妇人三重齿》。)。大观中,一女子“行至一桥,迷路,为牙媪引去。迫于饥馁,故自鬻。牙媪亦言,实遇之于广备桥,求归就食,遂鬻以偿欠”(注: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笔记小说大观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