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略论史和论的关系(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院学报》 艾力云 参加讨论

三、关于史论结合
    如上所述,“史”是指史料,“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指观点、指结论。其实,关于“史论结合”的讨论,开初“论”的真正含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本身就是探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历史,克服理论和史料脱节的现象,从而提高史学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史论结合,也可以理解成史论并重,既重视理论,也重视史料。没有理论指导,就不能驾驭史料,也就很难把要研究的问题引向深入。但是,学习理论,首先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之后,要用它来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南,作为分析史料的武器,就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反映了丰富多采的历史实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好了,才能透过史料看到历史实质。因此,我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都是十分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如翦老范老,都很重视学习理论,而且都学得很深,掌握得很好,这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历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容怀疑的。自开创文明历史以来,没有一种学说,没有一种理论能透彻地解释历史和说明历史,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说明历史,才从几千年来纷纭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滤出一条清晰的规律来,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可以断言,历史科学要取得新的成果,要更好地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历史研究者的马列主义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的。
    但是,强调学习理论的重要性,绝不能忽视史料对于研究历史的重要性,绝不能把史料和理论对立起来。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就不能成其为科学;没有史料,光放空炮,再有高深的理论也总结不出历史的发展规律来。因此,认真搜集、整理史料,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研究史料,历来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史和论的关系是两者不可偏废的,所谓“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所谓“理论第一”或“史料挂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这两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都是有过教训的。当在强调“史料”的重要性时,有的人就容易忽视政治思想,甚至认为掌握一条史料,比学会一个马克思主义原理强过百倍;或者因考证出一条那怕并不重要的史料,也比一篇史论文章胜过十倍,对国家大事不关心,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故纸堆中,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倾向。搞社会科学的,想离开现实政治钻进“象牙之塔”是不可能的。同样,那些以关心国家大事为借口,热衷于背熟几条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而不去踏踏实实地积聚史料和分析史料,也是不正确的。两种偏向都应当纠正。只有真正做到把理论指导和史料分析结合起来,史学研究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诚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详细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作用,又强调了结论是从材料中引出的,而这种结论不是一般理解的随便一篇文章的结论,而是科学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史和论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