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中非联邦组建、维持和解体的整个过程都是由英美政府支持的矿业公司同当地政治力量反复角力的结果。世界经济活动中没有纯粹的经济行为,只有政治经济行为。某些学者所称殖民撤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分离、政治精英独立做出决定的说法是不客观的,也根本不存在作为“第三方”的公司母国政府。在殖民撤退时期,矿业公司同殖民政权联系紧密,甚至寻求同新兴非洲人政治力量建立联系。这是由于矿业公司一方面需要当地殖民政府的支持来从制度上确保获得廉价劳动力和矿藏开采的其它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殖民宗主国政府的支持来确保矿业开采权和销售渠道。故而,公司领导层不但同英国的大臣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同殖民地不断变化的政治力量不停地改变相互之间的关系。矿业公司积极行动,采取了经济的和政治的两种手段,在经济上促动英、美政府以官方援助为条件、策动国际金融机构以贷款为诱饵来确保自己已经投资于原殖民地的产业,同时通过抽取利润实行向美国、澳大利亚、南美、南非等地投资来转移资本;在政治上,一方面力求通过独立宪法加以制度保证,同时培植与新非洲领导人的私人关系,另一方面策动英美政府、国际金融力量长期施压。英美资本家在公司层面的资本融合推动了美、英政府间的合作。反过来,西方矿业公司在自己的经营方向上不可能不受到母国市场需求的影响,不会不仰赖母国保障自己的“权益”。虽然公司具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会主动适应新兴的非洲人多数政治力量,但其自身本就属于资本主义剥削体制的组成部分,同非洲人的经济利益具有根本的对立性。它总是力图凭借历史形成的特权地位维护垄断利润,从而使“民族”基础上的南北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中非联邦的解体也是“民族”矛盾掩盖下“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矿业公司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催发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塑造了新的“合作者”。正是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和当地白人通过1950年协议和后续关于劳工问题的协议结成了更为稳固的白人殖民统一战线。这是中非联邦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也埋下了导致中非联邦解体的深层祸根。当公司面对非洲人挑战时,虽有策略上的不同,但在总体上固守了此一殖民者的统一战线。在中非联邦时期,罗得西亚选矿托拉斯集团和英属南非公司集团在矿产权、公司财产和劳工等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在经济领域反对非洲人的权益,并由此出发在政治上反对非洲人获取权利,在矿业领域具体表现为限制、分化非洲人工会。于是在中非联邦独立运动中,阶级矛盾隐藏于种族矛盾内,而种族矛盾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矛盾。[41]结果矿业行业罢工成为整个民族反抗运动的导火索。矿业工人成为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锋。1956年的大罢工标志着现代民族政党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一年,是英属中非地区非洲人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从这一年起公司的种族立场开始动摇。这场运动发展得很快,在四年之后的1960年,就由单纯的反抗殖民政策发展到直接提出自治要求的民族主义运动,也正是从这时起公司主动同非洲人政治运动建立联系。民族独立运动实际上是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兴社会成分的经济要求遭到忽视,社会地位不被承认的条件下引发的,是一场当地人民为争取生活福利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同时,由于新独立国家的社会既是自身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受到了殖民统治的影响,第一代民族独立领导人也就具有了双重社会属性即既是社会大众的代言人又继承了部分原殖民关系。因而,塑造了某种意义上旧秩序“合作者”的身份。[42]这种“合作者”身份体现在矿业领域即为被迫逐步收回原本属于本地人民的矿业权益。这就使“阶级”矛盾在独立后仍旧尖锐。 第三,在英属中非联邦解体的过程中,由于殖民当局长期的种族主义政策,阶级斗争服从了民族独立斗争。中非联邦的解体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这股力量迫使受矿业公司利益驱动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准许独立。矿业公司积极寻求英国政府的保护,毫无脱离保护之意,英国政府亦无主动结束殖民统治之意,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达到主动放弃殖民地的地步。虽然殖民当局一贯限制以矿业工人阶级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剥削间接刺激了矿业劳工的阶级意识,殖民当局对工人运动的分化、瓦解反而锤炼了工会组织。矿业公司一贯注意培养非洲当地合作伙伴,便利了其在殖民地独立后继续保有已有权利。反对来,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殖民地政府都能对公司的运转形成有力影响。显然,新殖民主义理论的视野中缺乏“阶级”的动力,而后帝国主义理论则低估了“国家”力量以及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将阶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有机统一在一起,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理解历史和当今现实。 注释: [①] 如弗林特就认为殖民宗主国如英国有计划地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宗主国地位,罗格和罗宾逊则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无需保有殖民地就能享受经济利益的阶段,参见:Flint,John,“Planned Decolonization and its Failure in British Africa”, African Affairs, vol. 82, no. 328 (July 1983),Louis ,Wm.Roger and Robinson ,Ronald,“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Vol.22,Issue 3(September 1994)。有关非殖民化背景下工人阶级发展与非洲社会变动参见:Cooper,Frederick ,Decolonization and African Society:The Labour Question in French and British Africa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关于西方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拥有相当大的主动权,能够左右自己母国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参见:Olakunle A. Lawal, “British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Decolonization Process in Nigeria, 1950-60”,African Economic History,No. 22 (1994),pp. 93-110;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公司虽然采取了行动,但只是对时局的被动适应,参见:L.J.Butler,“Business and British Decolonisation: Sir Ronald Prain,the Mining Industry and the 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Vol.35, Issue 3(September 2007),pp.459-484;第三种观点认为西方公司没有积极的作为,更像是一群旁观者,新殖民主义的后果并非公司或宗主国政府主动作为的结果,参见:David K.Fieldhouse,“Decolonization,Development,and Dependence:A Survey of Changing Attitudes”,in Gifford ,P.and Louis, WM.R.,edit., the Transfer of Power in Africa: Decolonization,1940~196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pp.483-51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