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人类的起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益阳师专学报》 胡伏苔 参加讨论

无容讳言,人类同猿类存在亲缘关系。可是,人类是否直接起源于猿类?假如猿类同人类在发展进程的谱系上存在很远的距离和很大的空白,而事实上又有中间动物去填补这个空白;假如猿类同人类在发展进程的时间上和空间上也有很远的距离和很大的空白,而事实上能够洞开一个时间与空间,我们就不能说,人类起源于猿类。正如我们已经发现了人类与猿类相对更近的亲缘关系,就不应该坚持说,人类起源于鱼类一样。
    在地球上,新生代的早期,即距今六千万年前已经有了灵长类目。这时就是所谓的“猴子元年”。新生代的中期,即距今三千五百万年前,由阿曼古猿、原上猿、埃及古猿开始,随后在北非与东南非、西欧与东南欧、西南亚与东亚,从距今二千五百万年前至一千万年前广泛出现森林古猿。在森林古猿中,学术界又分出了所谓的“腊玛古猿”,即印巴之间西瓦立克山区发现的古猿、肯尼亚特南堡发现的古猿威氏种、希腊庇尔哥斯发现的古猿、土耳其安那托利亚发现古猿、匈牙利路达巴尼亚发现的古猿和中国云南开远与禄丰发现的古猿;此外,还有最近(1991年6月4日)在纳米比亚发现的古猿化石⑥。即从距今一千四百万年前至八百万年前所谓“正在形成中的人”。接着,在时间上,在空间上,在发展谱系上,出现了一个大空白。从距今八百万年前至三百多万年前,将近五百万年间,古猿进一步发展的化石和其它遗迹,除洛塔岗和卡纳波伊等地极孤立极个别的遗存之外,基本上匿迹。可是,过了将近五百万年,从距今三百多万年前,象变戏法一样,在印度洋周围沿岸,人类的足迹出现了(坦桑尼亚拉托利平原);人类的骨骼化石出现了(坦桑尼亚拉托利、埃塞俄比亚阿法低地、肯尼亚库比弗拉、坦桑尼亚奥杜威、南非、中国、印尼等地);人类制造的石器出现了;人类用火的痕迹出现了。而且,从印度洋沿岸展开,由直布罗陀海峡往东,沿地中海两岸东移,再从北非和埃及南下,沿东非至南非;然后再从西亚向东,沿南亚至东南亚和东亚,在地球上这个骑跨印度洋的斜摆的“人”字形地区,人类在这里确凿无疑地诞生了!它留下一个十分有趣的神秘的“人”字形,让它的子孙们去认真思考,寻根溯源。
    于是,很多有趣的问题出来了:
    --人类体表光滑无毛。至今有谁作出了解释:是由于什么原因,使古猿失掉了全身的长毛只留下头发而成为赤身裸体的人?
    --人类在它诞生的初期,经历了四次冰川期。而当时人类赤身裸体,既没有毛鳞羽甲,也没有衣被帽鞋,长年累月到处冰天雪地,风餐露宿,这么几百万年的日子怎么过来的?或者说,这在客观上可能吗?
    --从猿到人必须完成的决定性的一步,是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最初的依持是什么?在没有稳定直立行走这一程序之前,直立的累赘显然不能成为直立的依持。过去一直把草原林间平地出现和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作为直立行走的两个(自然与社会)促成条件。略加琢磨推敲,就会发现,在这里,直立的累赘竟成了直立的依持。可是,人类诞生时,直立行走的依持存在吗?
    --不管是什么人,在日常生活中,摄食千差万别。可是整个人类却有一个共同的癖好:谁也不能在生活中完全无盐。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从古猿那里继承来的吗?继承的根据在哪里?为什么现代类人猿不留半点这类癖好?人类这种少不了食盐的生活习性(或天性)是不是偶然的现象?人类的起源,与食盐有关系吗?
    --人类在性交的时候,为什么总是面对面,而不象猿类那样,雄性在雌性背后进行?
    --猿类转变为人类,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或者说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在性生活中,“成年雄性的相互宽容,嫉妒的消除,……才能实现由动物向人的转变”。而相互宽容和嫉妒的消除,最初只有在怎样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诞生前性生活中的嫉妒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后来人类(尤其是男人)在摆脱群婚以后比所有的动物都更热衷于嫉妒?
    --如果涉及到动物智力进化的谱系和全部过程,问题就更惊人了。人类和猿类,在智力发展上还有中间环节吗?也就是说,在智力上还有不有仅逊于人类而远比猿类聪明得多的动物存在呢?如果有,它们在哪里?说明了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