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人类的起源(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益阳师专学报》 胡伏苔 参加讨论

其次,劳动推动大脑的发展。人体各个器官中,大脑是最复杂、最发达和最高级的器官,它直接指挥或影响其它各个器官。但人脑的发展,无论在物质基础上,或者在思维功能的推进上,或者在认识的积累与思想内容的提供和充实上,都仰赖于劳动。劳动提供多样的食物,从不断扩大的食物范围充实大脑的化学成份;劳动是一种在大脑指挥下的行动,按照“用进废退”的规律,经常从事创造性劳动,必然直接推动大脑思维功能的发展,同时不断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全面完善神经系统;人类通过劳动,“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11)经常提供新的认识,更新和充实思想内容。
    第三,劳动推动语言的发展。劳动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行动,它不断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在劳动中迫切需要协调行动,交换经验,交流思想感情,最大限度地集中智慧和力量。于是,彼此之间有什么非说不可。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不发达的喉头,由于声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这样,语言在劳动中发展了。人类自从有了语言这个互相联系交流的工具以后,亿万个个体就成为一个威力无穷的整体,既可以主宰、征服自然,更可以遵循自然的规律朝着与自然协调融和的方向发展。
    第四,劳动塑造出优美的人形。劳动使胸部敞开挺出,使头部后移,移到与脊椎骨垂直的位置。于是,项脊的弯钩形变成直柱形,枕骨大孔从脑后移向脑下。这样一来,人类胸脯张开,头颅昂扬,视野开阔,体魄矫健。手代替嘴做事的结果,吻部退缩,下巴突出。劳动推动大脑发达的结果,脑容量扩大,头顶隆起成球形,前额突出并增高。因为劳动,挺胸平视的结果,眉脊骨退缩。劳动提供精细食物和熟食,使犬齿缩小,牙齿排列紧密、整齐、漂亮。由于劳动充实了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使眼神和面部表情丰富,神采奕奕。劳动使胸肌、臂肌、腿肌发达,使韧带灵活有力,使声带舒展,因此人类越来越会做事、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风度翩翩,潇洒优美。
    第五,劳动使人类能够制造工具,发明用火。人类由于长期使用天然工具进行劳动,逐渐积累了对工具性能的认识和打制石器的启迪,终于达到能够自己制造工具的阶段。这样,不仅加长和增强了劳动手段,不仅真正跨进了征服自然的门槛,而且,打制石器亿万次迸出的火花,又为发现用火提供了前提。当人类在用火过程中掌握了第一种自然能以后,人类不仅有了(扩大食物范围和缩短消化过程)熟食的可能,有了自卫的利器,有了温暖的热源,有了更紧密团聚的纽带,有了广泛活动与繁衍的天地;而且,为陶器的出现,为金属器的出现,为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一句话,为文明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第六,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不断加强人类内部的联系,促使社会不断完善。恩格斯说:“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12)人是一切动物中最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同时,人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这种社会关系最根本的纽带是什么?是劳动。劳动作为第一推动力,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第七,劳动使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劳动使人类一步步深入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掌握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人。人类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完全是由劳动奠定的。人类同自然进一步的协调与融和,也将由劳动去完成。
    由此可见,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确是有内容有道理的。可是,在这里“某种意义”决不是全部意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不等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因为,劳动是人类本身的活动,而且是人类本身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愿望)的活动。即先验的主观的有愿望的行动。人类只可能起源于自然的客观的有条件的环境,不可能起源于自己先验的主观的愿望当中。否则,无异于承认:人类创造人类。人类可以自己完善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但决不能自己创造自己,更不能说人类起源于人类。纵然是中国的女娲氏、埃及的哈奴姆、希腊的普罗米修斯、基督教的耶和华(上帝)塑土造人,无论是他们自己或者是他们所造的人,其原型都是现实的人。他们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神灵的外衣。所谓“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里非常清楚地是指:在不断完善人类的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假如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教育创造了人本身”。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革命创造了人本身。”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杂交和群婚创造了人本身”。我们不能引申为人类起源于教育、人类起源于革命、人类起源于杂交和群婚。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
    ②③《列宁选集》第2卷,第140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9-3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
    ⑥《科技日报》1991年7月6日第3版。
    ⑦《世界科技译报》,1991年4月3日第4版:《海豚曾出战波斯湾》。
    ⑧雷宗友:《海洋的秘密》,第95页。
    ⑨利慈·霍奇金森:《我们是海豚的远亲吗?》英国《星期日快报》,1990年4月15日。
    ⑩王瑞良编译:《海豚和猿孰为人祖》,《新民晚报》1990年7月26日。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